春季有人經常腿抽筋,有人經常會腹瀉,有人經常會困倦,這又是一種情形,叫做"肝旺脾虛"。五行中肝屬木,脾屬土,二者是相克的關係。肝氣過旺,氣血過多地流注於肝經,脾經就會相對顯得虛弱,脾主血,負責運送血液灌溉周身,脾虛必生血不足,運血無力,造成以上諸般症狀。這時,可服用逍遙丸、參苓白術丸、大紅棗、山藥薏米粥以健脾養血,脾血一足,肝脾之間便平和無偏了。
說了上麵諸般情況,無非是讓朋友們隨時想到,人是宇宙的細胞,需順應天時而動。學習中醫亦是如此,古人言:"不知十二經絡,開口舉手便錯,不明五運六氣,讀盡方書無濟。"今天講的隻可算是五運六氣的一點影子,大家隻需略加感知即可,不必深究,但作為中醫的精髓,卻又不可不知。
感悟《求醫不如求己》
感受四季:
記得剛開始有人說,要聽懂身體發出的聲音何其難啊!是難,但正因為難,我們才要去求疑解惑;正因為難,我們才要思考,為什麼我們對身體發出的聲音如此地漠視,為什麼?想想你的胃多久沒有饑餓的感覺了?沒有了饑餓的感覺,也就沒有了飽的聲音,這是相互的,你可以一個勁地往胃裏塞東西,它也發不出飽的信號。睡覺睡到酣暢淋漓,有多久沒有感受到了?大多數時候醒來都是迷迷糊糊,有的時候還需要用衝澡來提醒自己新的一天來臨。
為什麼?因為我們的神經末梢的感覺越來越不敏銳了,這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我們熱了開冷氣,冷了開暖氣,試圖生活在一種恒溫的空氣中。還記得熱得長痱子的感覺了嗎?還記得夏天熱了一天後,享受黃昏那一絲涼意的痛快了嗎?還記得冬天踩著冰碴子的感覺了嗎?還記得新鮮空氣的味道嗎?還記得春夏秋冬都有哪些花開嗎?恐怕早已不記得了。現在的人們冬天照樣可以穿裙子躲在暖暖的空調屋裏,夏天穿著吊帶在冷氣裏吹,春天怕下雨,秋天怕曬黑。
現在是春天了,走在路上,注意到那一顆顆飽含了生機的新芽嗎?所有的新芽都是往上長的,即使杭州最著名的倒垂柳,枝條向下,可是你看她那眉毛似的柳葉,初開的花蕊,都是往上長的,如此的勃勃生機,你可曾注意到了?一場春雨過後,陽台上的盆栽能長出半盆新綠,你可曾感受到了它突破束縛的力量?今天走在路上,看到圍牆裏的海棠花開了,我指給同事看的時候,就見她滿臉的驚訝。四季更替,植物生長,花開花落,這些都是自然的魔力。
還記得我們的祖先是怎樣生活的嗎?那留在我們心底最深的烙印是無法抹去的,隻要我們還能去感受春天的生機,夏天的炎熱,秋天的肅殺,冬天的清冷,我們的身體就會敏銳而有彈性,何愁聽不懂自己身體的聲音?
果果:
春天中旬的一個多月,我肚子像抽筋一樣難受,特別是有點餓的時候難受得更厲害。難受的部位還經常不一樣,肋骨跟心窩的地方總覺得脹痛脹痛的。想請教一下,我這是什麼毛病,需要吃什麼藥或是按摩什麼穴位?
痛無定處,像是氣竄,試試舒肝止痛丸、推腹法、撥動陽陵泉,再加上旋手、腳關節法。
媽媽每年春天時都是大腿外側和臀部疼痛,久治無效。請問這是什麼原因?
經絡阻塞,血不下注,自然會麻。可在心包經刮痧,也可用平肝舒絡丸。
夏天——醫治冬病的天時
藥王孫思邈說:"上醫治未病之病,中醫治將病之病,下醫治已病之病。"所謂"將病之病"就是這種現在雖然未發,但卻會在將來某個時候必發的疾病。那就要在未發之時,趕快祛除其必發的條件——或主因,或誘因。消除主因就是要改變體質,祛除誘因就是要改變環境。
前兩天路過一家中醫院,看到排隊就診的人都排到了門口。原來是針灸科在伏天搞的穴位敷貼,用來治療冬天易犯的哮喘病。冬病夏治,善用天時,確實是很高明的療法。
藥王孫思邈說過:"上醫治未病之病,中醫治將病之病,下醫治已病之病。"所謂"將病之病"就是這種現在雖然未發,但卻會在將來某個時候必發的疾病。那就要在未發之時,趕快祛除其必發的條件——或主因,或誘因。消除主因就是要改變體質,祛除誘因就是要改變環境。有的人雖然體質沒有增強,但是換了個居住環境,身體的問題卻不藥而愈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