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要想別人靠得住先要自己站得住(1 / 2)

如果你自身沒有修煉好,全世界最好的東西迎麵而來,也會擦肩而過。

上大學的時候,我有兩個好朋友,一個是標準的富二代,對老師,對同學都舍得花錢,業餘生活豐富,有眼界,人緣超級好。還有一個來自偏遠地區,條件非常艱苦,他千辛萬苦考到大城市讀大學,一直很努力,沒課的時候一定在自習室苦學。但因為他情緒起伏不定,常和他人發生矛盾,所以,朋友隻有我一個。

畢業的時候,條件艱苦的朋友私下告訴我,他想超越的目標就是我的那位富同學。我當時勸過他,卻被他打斷。

現實總是殘酷的,N年過去了,條件艱苦的同學至今還在大城市為了房子焦頭爛額,而富同學早已實現財務自由。一次同學聚會的時候,大家問到富同學業餘生活有什麼娛樂活動,他回答自己和妻子都喜歡簡單的生活,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旅遊。大家都想知道他去過什麼地方,一了解,國外那些值得一去的好地方他去了大半。在他看來,地球其實並不大,幾年下來,就可以把紅旗插到地圖上很多地方。

這樣的談話對於我那位條件艱苦的同學來說,簡直就是災難。整個聚會過程中,他臉色鐵青,臨別的時候,我沒有問他“還好吧”。我知道這麼一問,就會使他崩潰。

這讓我想到了一句話:“奮鬥了十年,為什麼我還是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其實,咖啡並不昂貴,而是為生活所迫的人沒這種怡然自得的心情,總要為生計而忙碌,操心。他們也曾以為靠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在幾年內實現與富同學地位平等,可是後來,他們失望了。

機遇是機遇的門窗,貧窮是貧窮的牆壁,窮人最終損失的不是錢,而是真正認清自己、認清時代的冷靜與清醒。

也許,自身的強大要從第一件事開始,就是認識到自己的家庭,自己父母的情況。

父母留下的基業是大部分人第一桶金的籌碼,從現實的角度舉例,一個有著沉重家庭壓力的孩子,大學畢業的時候,月薪不到1000元,相當於年薪隻有1萬元。因為家庭負擔,他更不敢輕易辭職。這樣來看,如果薪酬每年以30%速度增長的話,那麼等他到30歲的時候,年薪大概不到4萬元。

但條件優越的家庭,有可能直接給孩子找到年薪10萬元的工作。即使富同學開始也隻有月薪1000元,但由於不用把工資交給家庭,也不用擔心花完了沒生活費,這樣他們就可以玩得起,輸得起,把錢用於個人投資。他們可能是投資自己用來充電,也可能是用於多樣理財,這樣更容易達到年薪10萬元。在年薪10萬元的基礎上,每年同樣以30%的速度增長,到30歲的時候,年薪就是接近40萬元!

各位讀者,你可能覺得年薪1萬元和10萬元能做的事情差別不大,隻相差9萬元,都買不起房子,但4萬元和40萬元能做的事情差別可就太大了:4萬元買不起房子,但40萬元買房子就容易多了。這就是薪酬增長中的馬太效應現象。

從這裏我們能夠看到,很多人確實不在同一起跑線上,這是命運嗎?

其實,命是定的,運,卻是流轉的。

隻不過,改運要靠自己的領悟和把握。

當他人父母財富的積累是自己家庭的十倍、百倍時,承認差距的存在,才能夠讓一個人認識到自己的本事、自己的短項以及達到一生的具體目標需要哪些長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