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被凍醒,第二天又被熱醒。
沈清溪隻覺得懷中好像抱著個大火爐,熱烘烘的還出汗,她睜眼,小魚兒的臉蛋紅的不正常,伸手探探腦門,天哪,怎麼這麼燙!
她一骨碌爬起來,吸上鞋子就往沈母房間跑:“娘,小魚兒好像高熱了!”
“快去請大夫,去鎮上請大夫。”沈母急切的聲音從屋子裏傳來。
透過木門,沈清溪聽見裏麵焦急穿衣服聲,她馬上高聲喊道:“娘別急,我這就去請大夫。”
“不不,你回來,你帶著小魚兒一起去!”
沈清溪的腳步頓時定住,聽沈母說完了,這才反應過來,馬上跑到自己房間,把小魚兒從被窩裏挖出來。
兩手翻飛給他穿好衣服,又去衣櫥拿錢,這幾天掙得加上沈母之前給的,通通帶上。
沈母說得對,等她走到鎮上在跟著大夫走回來,一上午就過去了,小魚兒還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
“娘,我背著小魚兒去鎮上,你自己在家當心!”
她說完,兩手顛顛背上的重量,抵著寒風前進。今天的風不僅沒有變小,反而更加猖狂,因為怕路上凍著小孩,沈清溪特意給他多穿了幾件,背著就更重了。
前麵懷裏是家裏所有銅板,沉甸甸地墜著,後背上是三歲的生命,沈清溪累的汗流浹背,也不敢在路上停留太久。
聽說古代風寒能要人性命,更何況是高燒的小孩。
往日一個多時辰的路程,硬生生被沈清溪少走了兩刻鍾,到了鎮上,她背著小魚兒直奔這裏最好的醫館。
醫館門口竟然排起了對,沈清溪來得晚,前麵還有七八個人。
一路上的顛簸,小魚兒醒了,隻是因為高熱,意識還不清楚,見到周圍都是人,他聲音虛弱:“娘,我們這是在哪裏啊?”
“你頭是不是很暈,嗓子很難受?”
“唔,娘我好難受啊。”小魚兒小臉皺成一團,沈清溪覆上他的額頭,還是很燙,哪怕是在寒冷的空氣中,他依舊燙的像個火爐。
“你生病了,不過沒關係,睡一覺就好了,來,你把頭靠在我肩上。”
隊伍緩慢的向前,沈清溪隻能焦急的等待,她想起現代有錢的好處,在現代,就算是簡單的感冒咳嗽,家庭醫生都會很快來家裏查看,壓根就不用去醫院。
除非是像爺爺那樣要做手術,才會去到最專業的醫院,不用排隊不用掛號,最好的醫生早就在手術室等著了。
哪裏會像現在這樣,要在寒風中排隊等待。
有錢真好。
沈清溪得出結論,在現代的時候她提體會不是很明顯,因為她遇到的全是優待,根本沒有過過這樣的生活。
到這個世界之後,沈清溪才發現,原來很多事情,跟她在現經曆的完全不一樣,她不知道看醫生要排隊,不知道生病要背著小孩來醫館。
小魚兒趴在她的肩頭又睡了過去,沈清溪隻能看著隊伍緩慢前進,過了不知道多久,才排到她,“大夫,小孩好像高熱了。”
她把小魚兒抱在懷裏,年老的大夫伸手過來給他做檢查。
用手探探小孩的腦門,又巴拉眼睛和嘴巴,最後再問了幾句小魚兒這兩天的飲食。
“是高熱了,趕緊抓藥喝下去,這麼小的孩子,可不能耽擱。”
“給你拿了兩副藥,第一副是退燒的,到家後就趕緊煎了給他喝下,第二副是治風寒的,等高熱退下之後就要吃的。”
胡子花白的大夫快速寫下方子,沈清溪拿著來到醫館隔壁,這裏就是醫館開的藥房,不用走路真的是太好了。
藥童按照方子認真抓藥,片刻後遞給沈清溪兩個大藥包,沈清溪抿起嘴巴,仿佛已經聞到了難以忍受的苦味。
這麼多藥,一共花費四百六十個銅板,還好沈清溪平時都把銅板一百個算一串放在一起,要不然,光是在這裏數銅板都好好一會。
再加上剛才看診和藥方三百文,今天這一遭,不光沈清溪自己擺攤種的全都花光了,就連沈母之前給的那些,都用了一半,全家上下,隻剩下一百多個銅板,比沈清溪剛穿來那天都窮。
蒼天啊!
她欲哭無淚,到了家之後,就連難受的時間都沒有,把小魚兒放在床上,她便去到廚房熬藥。
幸好家裏還有個陶罐,是之前沈母生病時用來熬藥的,沈母病好後洗就一直站放在牆角沒用過。
沈清溪找了出來,拿去後院裏裏外外自己刷洗幹淨,才按著藥童教的開始熬藥。
隻是,事情並沒有想的那麼簡單,在這點火的第一步,沈清溪就被難住了,之前每次做飯都是小魚兒幫忙燒火,現在他病了,她連燒火都不熟練,隻能依靠原身的記憶以及這幾天看到的,慢慢嚐試。
沈清溪找來細細的枯枝,塞進陶罐下麵的小爐子,學著小魚兒那樣對著火折子吹風,當真著了起來。
爐子裏麵的枯枝開始燃燒,火漸漸大了起來,沈清溪連忙又塞進去一些,這才把裝好中藥和水的陶罐放在上麵。
自小魚兒回來之後,沈母就一直在西邊屋子裏看著,就算什麼都做不了,但是呆在一個屋子裏,會比較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