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14章 第14章(1 / 2)

李飛麟的甕中捉鱉大計,最終一共捉到了十二隻逃不掉的鱉。

這十二人喝的酒稍多了點,中的毒較深,打鬥時又不懂運巧勁,以致毒性一發作,壓也壓不住。待右驍衛找到他們被擄走的主子後再回到花間樓,竟然發現這十二人正幹瞪著眼直挺挺躺在地上,算是意外收獲。

李飛麟總算鬆了口氣,之前在皇帝麵前誇下海口,如今雖狼狽了些,好歹有這十二個人交差,不至於太難看。

七月最後的那幾日,下了好幾天的雨,給炎熱的暑天注入一絲清涼,步雲夕一直呆在靖王府,安分守己了好些天。

轉眼到了八月,這日天朗氣清,步雲夕原本打算去找一下步二叔,看看迭璧劍的事有沒有消息,不想宮裏來人傳話,裴太妃請她入宮一聚。

乾祥宮依舊寧靜祥和,接連數天的雨水,將塵埃滌蕩一新,草木葳蕤,處處能聞到清新的泥土氣息,進了宮苑,曲徑通幽,有種與外界隔絕的錯覺,連帶路的小宮娥,臉上都是一片溫婉嫻靜。但這短短一個月的見聞,已足夠讓步雲夕知道,這種祥和寧靜不過是表象罷了。

步雲夕的到來,讓乾祥宮平添了一抹豔色。

她今日梳了高髻,髻上插了朵絹絲做的石榴花並幾根翠羽,飽滿的額上貼了菱形翠鈿,黛眉描得細長,穿一條石榴紅長裙,披一雪白的蟬翼紗半臂,腰間綴了一串小銀鈴和玉環,走起路來叮鈴作響。

裴太妃半倚在珊瑚屏榻上,含笑看著步雲夕款款走來,“雲笙,快過來,讓姑姑好好瞧瞧你。”

“雲笙見過姑姑。”步雲夕斂衽見過禮後,在裴太妃身邊坐下。

裴太妃左右端詳片刻,滿意地點了點頭,“不錯,比剛成親那會長胖了些。”

步雲夕一陣汗顏,這一個月來,在靖王府好吃好住,拳腳功夫疏於練習,果然長肉了,看來得好好節製。

“怎地連根珠釵也不戴?”裴太妃看到她髻上的飾物時,又不滿地蹙起了眉頭,“上回我不是命人送了些首飾過去?”

步雲夕笑道:“姑姑您可饒了我吧,我平時懶散慣了,戴不來那晃來晃去的珠釵,一戴上,腦袋沉得抬不起來。”

裴太妃輕啐一口,“你這丫頭,身在福中不知福,你若是在長安呆久了就會知道,連幾件像樣的首飾都拿不出來,那才叫抬不起頭來。這兒的人啊,從來都是嫌貧愛富的。”

她嘴角掠過一絲嘲諷,指指一旁的漆盤,“來,嚐嚐這個,今兒叫你來,便是讓你嚐嚐鮮的。”

步雲夕一看,漆盤上堆了滿滿一摞果子,棗兒大小,淡黃色的果皮上有細細的絨毛,詫然道:“這是……枇杷?枇杷不是產於南方的,怎麼長安也有枇杷?”

一旁伺候的胡嬤嬤笑著道:“這是涪州產的枇杷,皇上知道太妃喜歡吃枇杷,每年果子一熟,便命人連枝摘了,從涪州快馬送來。”

她說得輕描淡寫,但看這枇杷顏色鮮麗,估計才從樹上摘了沒幾天,可涪州到長安,怕是有二千裏路,這一路得跑死多少匹馬?

步青雲有意栽培步雲夕,每次出遠門都愛帶上她,別說枇杷,就是嶺南的荔枝和桂圓她也吃過。她故作詫異,“沒想到能在長安嚐到枇杷,不過我聽說產於江南一帶的枇杷才是上品?”

胡嬤嬤又道:“王妃有所不知,江南的枇杷自然是好的,以前皇上也試過讓人從楊州送枇杷來,可楊州遠啊,那枇杷還未到長安就壞掉了,後來沒辦法,皇上隻好讓人從涪州送過來。”

裴太妃接過侍女剝了皮的枇杷淺嚐了一口,黛眉輕蹙,“今年涪州大旱,這枇杷結果晚,味道也不如往年的好,太酸了點。不過這是今年最後一茬了,想要再吃,得等明年了。”

兩人邊吃邊聊,扯了一會家常,裴太妃忽然問道:“聽說你前陣子去了昭華閣找柳乘月?”

步雲夕心裏大呼冤枉,她是去了昭華閣,可不是為了找柳乘月,她不過是借李諫脫身罷了,不過在外人眼裏,她這個靖王妃就是去找柳乘月麻煩的,“昭華閣久負盛名,我不過是去瞧瞧那兒有何稀奇罷了。”

裴太妃輕搖手中六菱紗扇,“你呀,太沉不住氣。一個低賤的伎藝罷了,何必放在心上?你巴巴兒趕著上門去,倒讓那女人真覺得自己是那麼一回事了。”

既然水洗不清,她幹脆也不解釋了,嘻嘻一笑道:“姑姑說得對,其實我也後悔了,以後再也不去昭華閣了。”

裴太妃懶懶地睨了她一眼,“這就對了,女人的心思,可千萬不能讓人一眼看穿了。男人都是天生的賤骨頭,你越是緊著他,他越是不在乎,你越是疏遠他,他的心反而會向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