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第三百一十九章:奇怪發言?打翻了醋壇子…(3 / 3)

“啊?啥事啊?”妙妙被傳旨公公。突然的發作嚇了一跳,後麵更是以為傳旨公公在叫自己,愣愣的居然反射性的。把東北話都冒了出來。

“此詩以簡勝繁,以虛生實。雖沒有華美的辭藻,也沒有細致的描繪,隻是以簡括而覺單調的語言,讚頌了一位舉世無雙的絕色美女。但情真意切,溢於詩間。顧姑娘你這詩著實動人,您對馨嬪娘娘的一片心意,更是感人至深。咱家真是誤會你了。”

傳旨公公看著妙妙的眼神,十分複雜,眼中既有對妙妙崇敬,也有對自己之前齷齪猜想的愧疚。

沒錯其實傳旨公公之前。是以為齊心兒這麼費心費力,幫妙妙弄這一出,是想讓她在皇帝麵前留個印象。

等過一段時間,就讓妙妙進宮幫她固寵。不說妙妙和齊心兒,知道傳旨公公的猜測該有多冤枉,其實這公公的猜測倒也挺合理的。

就說妙妙這出挑的外貌,還有之前傳旨公公對妙妙這些賞賜來源的猜測,其實都挺合理的。

最重要的是齊心兒懷孕了,不能侍寢。而且在充滿了算計的後宮中,做為一個見識過宮裏各種手段的老人,傳旨公公也算見多識廣了。

在他看見妙妙的臉,和聽到她對齊心兒名字的反應時,做出這種猜測也是人之常情。

不過這傳旨公公,卻也不是一般人,他其實是罪臣之後,當初被抄家後,才進宮做公公的。

本朝犯了特大罪的官員家眷,女子是要被充做官妓,男子則是進宮做公公。其實說起來殘忍,但實際上也不算特別苛刻。

因為所謂的大罪,隻包括謀反。還有通敵叛國這等級別的大罪。犯了這等大罪的人,若是成功也是生靈塗炭。

同時也意味著一點,被這麼判處的家眷。之前大多都是出身富貴。畢竟這樣的大罪,也不是一般人敢做的。這傳旨公公本姓胡,他家之前,也是赫赫有名的高門大戶。

胡公公自己也是錦衣玉食的長大的,一直到十五歲家裏才遭遇變故。

他之所以當了公公,是因為他家的一位姑奶奶正是和景明帝,當初爭皇位的厲王的母妃,厲王當初不滿景明帝登基,想造反逼宮,但最終還是棋差一籌,最後也是連累陪同他起事的胡家被抄家了。

不過胡公公雖然成了公公,但他的日子其實不算特別難過。胡公公的母親雖然是庶女,但也是太後年輕時,為數不多的好閨蜜。

而且胡公公的母親臨死前,和太後關係都很好,年輕時更是幫處境艱難的太後許多。

因為兒子的大業,太後無法阻止胡家被抄家,救不了閨蜜心裏很愧疚。

胡公公的母親雖然在變故中死去了,但太後卻是把對閨蜜的愧疚和恩情,都還給了胡公公。

有了太後的庇護,胡公公除了成了公公以外,基本上過的很好。他喜歡讀書太後,也滿足他。更是為他找了賺錢最多的差事。

其實最開始胡公公不是做傳旨的,他本身是世家公子,去傳旨的人家大多是比較熟悉的。可一朝突變,他成了太監,一般人都無法接受了。

但後麵隨著胡公公書越讀越多,見到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他也明白了,書越讀越透越好,錢越來越多才好。

隻有這兩樣才是踏踏實實的,其他什麼都不算什麼。抱著這樣的心思。胡公公開始了他傳旨公公的職業生涯。

不過他一直沒有放棄讀書,也一直對書和詩詞很感興趣。因為讀書,胡公公也懂得許多道理。所以他並不像,大多數大權在握的公公一樣自大。

他覺得既然自己做錯了事,就應該彌補對方。因此雖然妙妙不知道,自己對她的惡意猜測。胡公公卻,還是把這事記在了心裏。

不提妙妙後來進宮後受到的幫助,回宮後,胡公公就把妙妙這事,當作有趣的故事講給了太後聽。替妙妙在太後麵前,又狠狠刷了一些好感度。

“果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