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達成共識
何雪陽歎了口氣,說道:“確實不容易啊。我托身的何家是農戶,家中隻有幾畝薄田,不算富裕。何雪陽是何家長女,可恨這一世的父母重男輕女,對我不好,從小就要幫他們幹活,動輒打罵,經常吃不飽飯,我也是好多年就沒有受過這樣的苦難了。
幸而我生存了這麼多世,會一門手藝,那就是製香。我求隔壁的汪婆婆幫買了一些材料,然後教她製香,我二人每月初一十五到清風觀腳下賣一些香掙錢,也算是能貼補家用。
因為何家的銀子若是到了那夫妻兩手裏,就完全沒有我用的份了,所以我們賣香所得的錢我都是讓汪婆婆幫我管著,讓她給我父母少些銀子,算作是我幫她製香的工錢,其餘她會拿出來一些買吃食,也分我吃一些,剩下的就完全給她了,否則她又為什麼幫我呢?
這幾年下來,我雖然製香賣香,卻沒有存下什麼銀子,日子還是過得窮困潦倒,一點兒起色都沒有,實在是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民生之多艱’。”
沈和光笑了,說道:“投胎本來就是充滿各種意外的。我當初選了沈家人,就是看中他們一家人心好、可靠,雖然換了那麼多世的身份,卻也算不得是真的投胎,比起你來差遠了。
不過我隻想體會世情,也不想將自己弄得這麼慘。現在我們二人相遇了,我可以幫你一把,讓你從何家那個泥潭之中出來,如何?”
何雪陽一點兒也不矯情,正色感謝了沈和光,對他說道:“多謝道友。”
沈和光笑道:“你讓我不要再叫你天池上人,你也無需叫我道友了,我們輪一輪序齒,排一排長幼,便以同輩相稱好了。”
之後二人互爆了年齡,發現何雪陽要比沈和光大兩歲,於是沈和光稱何雪陽做“何姐姐”,而何雪陽稱沈和光做“沈賢弟”,二人又細訴了一番離愁別緒,但時間寶貴,他們二人更多的卻是在商議如何改變現在這個困局。
沈和光主動提出:“何姐姐,以我在人世間做女子這麼久的經驗,女子能改變出身的途徑特別的少,基本隻有嫁人一條路可以走,什麼科舉、經商之類的完全都是靠不上的。
正好你的年齡也到了,倒是不如嫁了我,日後我們二人也好相互扶持一番,既做夫妻、也做摯友,豈不美哉?
否則若是你那不靠譜的父母將你嫁給了別人,日後我想要和你說話還得問一問你那俗人丈夫,恐怕沒幾天你們二人也是要和離的。
況且現在我的年歲也不小了,正是說親的時候,若不能娶你,日後還不知道會被父母、慎南郡主、飛英縣主他們說個什麼樣的媳婦兒呢,我不喜歡!
之前她們就想把丁瑞瑩說給我,可是我怎麼能對晚輩小姑娘下手呢?更何況那丁瑞瑩是被人捧在手心長大的,日後也免不得要給我氣受,我伺候不了她那樣的大小姐。幸好她自己看上了我的朋友詹文寶,目前二人已經定親了,若是她沒有看上別人,我的身份甚至都難以拒絕這門婚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