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裏的“反革命”(1)(1 / 1)

@@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與名著為伴,塑造美好心靈。細心品味米花在線書庫經典名著。@@

小學生裏的“反革命”

小學同班同學的名字今天我大部分都記不起來了,但有三名比我高一兩級的同學名字我卻一直記得很熟,因為這三名同學曾經都是我們學校的“反革命”。我的小學是潘集寨這個村莊辦的小學,村裏大部分人都姓潘,所以學校大部分的同學也都姓潘。但這三個同學一個姓吳、一個姓李,隻有一個姓潘。

姓吳的叫吳拜堂,是這三個“反革命”之首,在批鬥會時他總是站在中間,也總是表現出很堅強的樣子。批鬥會的時候,他脖子上會掛著一個大牌子,牌子上麵寫著“反革命吳拜堂”。讓人看了最難受的是掛牌子的那根細麻繩深深地勒在他的肉裏,好心的老師會幫他把麻繩從脖子的肉上移到衣領上,一會兒又有老師把這條細麻繩放在脖子的肉上。他的罪行是在旁邊廟裏寫了兩條帶“打倒”的標語,一條是打倒他的班主任,另一條是打倒一位當時的偉大領袖。那些年學校常常開批鬥會,他可受罪了。我當時一直在想,他的家長為什麼不把他帶回家去呢?那一年,他可能剛滿十歲。二米二花二在二線二書二庫二h

姓潘的同學,叫潘嘉林,是我家的遠親,按輩分我應該叫他叔。他的罪名是唱革命歌曲時,把“最紅最紅的紅太陽”,唱成了“最綠最綠的綠太陽”。在全校幾十人的批鬥大會上,批鬥對象永遠沒有講話的權利。在我的記憶中,他也總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批鬥了幾次,遠房的爺爺就把這個小反革命帶回到田地種田去了。那年,潘嘉林也是十歲左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