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裏的那口井(1 / 1)

^^一起來看書,一起來聊書,米花在線書庫天天陪著您,打發寂寞無聊的時間,和作者一起暢遊無限的想象空間^^

要溫暖

人一生中,總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情印象深刻,歲月會流逝,記憶不會褪色,情感依舊溫暖,每每觸及,便在心頭漾起醇厚的馨香。

我們村裏的那口井

我們的村子在一條山溝裏,不在溝口上,也不在溝底裏,離溝口還有四五個村子。溝口是鄉政府所在地,溝底離溝口還有十幾個村子。每個村子都有一口水井,我們村子也不例外。這些村子叫什麼名字很難說,有時叫潘集寨、韓家莊、董川子、吳家莊、孟家山等等,有時又改成紅衛、永紅、紅旗、衛星等等。我們村子當時名字叫潘集寨,現在已經改了許多次,潘集寨變成別的村子的名字了。為了我心中的那份情感和記憶,我還是一直把我們的村子叫潘集寨。www.dongdui.com

村上的水井都很古老,不知是什麼年代,也不知道是什麼人挖的。圓形井邊是花崗岩做成的,上邊有石匠刻出來的人字紋,防滑用的,尤其是冬天下雪結冰時,這些人字紋很管用。在老井邊上有一個用花崗岩做成的“兌窩”,很大,有三四歲的小孩那樣高,它和老井一樣古老。村上的人常用它來杵穀物,特別每年過農曆五月五、做甜粕之前都到這裏來排隊杵小麥或燕麥。平時它則是村上人的洗菜池,尤其冬天之前,每家每戶都要醃酸菜,也是排隊在這裏洗菜,要把一冬的菜都在這幾天洗出來。這兌窩用處可大了,還可杵五香粉,村上的人把五香粉叫“調和(huo)”。逢年過節,要煮肉了,村上人又排隊在這裏來杵調和,一邊排隊,一邊說笑。也不斷幫助別人幹活,在老井邊上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勁大了”,這句話代表著許多含義,有時是“對不起”,有時是“感謝你”。用家鄉話說出來很有感情。

每個村子井水的味道都不一樣,最特別的是我們村上的這口老井,味道是鹹的,當時人們都把這口老井叫作“鹹井”,熬粥、喝水不能用這口井的水,最好是到河裏去取水。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口老井讓我們村上的人年輕時都很健壯,但到了中年之後,牙就發黃,到了老年牙就變黑了,女人們基本上都會得腰腿疼的病。不久前看我們的家譜,許多女人三十多歲就去世了。

從路上走過的人和牲口要喝水的話,在井上挑水的任何人都會無條件地提供方便,這好像是大家天經地義應該去做的事情。尤其是牲口,隻要走到這口老井邊,就會像瘋子一樣跑到兌窩前麵要喝水,村上的人就要騰出兌窩讓牲口來喝水。老人們說我們村上的井水含鹽分多,牲口喜歡喝。至於這口井裏有什麼秘密則無人知——這口老井在20多年前修公路時被填埋了,沒有機會去做科學的化驗分析了。

當時村上的醫療條件很差,主要靠巫術逐鬼敬神來治病,用的辦法各種各樣,都很嚇人。我上小學時,村上有位女人剛生完孩子,後來想可能是得了產後憂鬱症吧,在一個冬天的早晨跳到這口老井去了。父親下了井,看到水麵上漂著頭發,抓住頭發才找到這位落井的婦人,井口上的幾個人用繩子把她拉了上來,救了她的命。據說這婦人的孩子後來參軍了,又上了軍事學院,現在當軍官了,不知道他知道不知道他剛出生時媽媽自殺這件事。

現在村上都用上自來水了,我很懷念那口老井,那個兌窩。村上的人再也沒有機會聚在老井邊上說笑了。但村上的那句“勁大了”還是那樣地親切,那樣地讓人發自內心地感動。我最近常去村子,村上人常說“勁大了”,我的妻子和孩子聽不懂,我有時翻譯成“非常感謝你”,有時翻譯成“對不起,讓你費心了”。這三個字,好像不能用普通話的文字寫出來,寫出來後就不像要表達的意思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