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打開了我的視野(1 / 1)

##這裏是米花在線書庫,歡迎加入米花書友大家庭,我們一起翱翔在文字的海洋裏麵,享受閱讀的無上樂趣##

張欣打開了我的視野

婚姻危機過去了,我們倆辦的SOHO中國公司的業務仍沒有什麼起色,她退出後,我就開始了新一輪的合作夥伴尋找工作,慢慢地,公司的業績有了明顯的進步,真正要建房子的時候,我一個人已經不能承受那麼大的工作量了。所以等到張欣生完第一個孩子之後,我們倆又開始在一起共事。第一個項目做的就是現代城。

現代城這個項目是按照張欣的價值觀做的第一個住宅,上市以後,行業和市場上的爭議非常大。多種批評湧向我們,有人說你們選的門的把手都是直的,跟工業化的東西一樣。把手都有曲線,你們選的把手怎麼這麼難看。

張欣說建房子的時候,一般中國常用的落地式的玻璃,不要窗台,有些人也接受不了,有個老太太上來收房的時候,往下一看,嚇了一跳,這樣高的樓,前麵一米她不敢去。老太太拽著我,說她害怕,吵著要退錢。

我們現代城的房子沒有用花崗岩、大理石、亮麵不鏽鋼等光潔度較亮的材料,而是用的青石板和一些亞光不鏽鋼等產品。有一個小夥子責問我,說你不選高級材料,選青石板做材料,你見沒見過真正的豪宅,去沒去過香港啊?批評鋪天蓋地而來。那時候我和任誌強還不認識,他批評得最厲害。他通過媒體、寫信批評我們。最長的一封信是一萬兩千字。但是我們堅持一步步做,一直做到現在,任誌強也不再批評我們了。

在我們夫妻倆的合作中,張欣充當的角色是一個新概念引進者,第一步她把國外新東西帶進來,第二步她把全世界最優秀的建築師帶到中國來、帶到北京來。

在最初的時候,我也覺得張欣設計、建造的東西跟我的價值觀並不完全一致。後來我們不斷地出國學習,每年基本上都出國兩次,第一次是夏天,第二次就是聖誕節前後。我們不斷研究國際的建築,研究別人的產品是什麼樣的。這對我來說,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所以,我覺得跟張欣的結合,無論是組建一個家庭還是創辦一個公司,最重要的就是她打開了我的國際化視野,就像打開一扇門一樣。

我現在想,如果沒有我跟張欣的結合,我可能也會到國外去參觀,但很難深入到西方社會的主流人群裏麵去,或許隻是以一個遊客的方式去看一看名勝,去參觀參觀,見一見人,可是對西方人真正的價值觀,他們所崇尚的東西,包括我們常說的普世價值的標準,是很難有深入理解的。就這樣在慢慢的相處中,我們的價值觀逐漸趨於一致。

有一段時間,張欣參加了很多國際組織,她成為了美國國務院的一個國際顧問,還成了美國外交協會的理事。美國的外交協會對美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它跟中國的外交協會是不一樣的,因為這個外交協會是一戰時期成立的。一戰的時候還沒有美國的國務卿,組織機構設置也沒有國務院,所以對外政策都是由美國外交協會製定的,它的理事都是退下來的國務卿、退下來的財政部部長等這樣一批人。2012年她還成為哈佛顧問委員會成員,這對我們的家庭、對我、對我們公司的國際化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2007年對SOHO中國來說是特別重要的裏程碑的一年,這一年我們成為了上市公司。上市的意義並不僅僅是融到一筆錢,其真正的價值就是讓我們公司變成了一家開放的公司,我們上市IPO的時候融了19億美金,在最近一段時間,又取得了境外利率較低的25億美金債券,這樣強大的資金後盾,為SOHO中國的發展奠定了一個特別好的基礎。而且,我們也實現了跟世界上各類資源的整合,比如工廠、設計師等國際一流資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