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一如既往的踩著鈴聲,來到了教室門口,看著一個個安靜等待上課的學生,冷著臉踏上了講台,把教案放在講桌上,打開。
今年四十一歲的張永是這個班的語文老師兼任學校語文組的組長,從業已經有二十年了,水平很高,詳細來說就是博覽群書,知識麵夠廣,工作時間長,經驗豐富。
今年是他工作的第二十一年,也是他帶的第十一個畢業班,依照他的經驗,正是讓學生穩固自身,擴大知識麵,掌握要點的時候,能抓住這一段時間,高考是學生一定會有一定的提高,可能是五六分,也可能是三四分,不管是不是經曆過高考的人,誰能說不知道,這芝麻大小的分能壓住幾千成萬的考生,能決定一個乃至多個人的命運,高考一分金不換。
而他今天要講的就是古詩詞的部分,這是考試的一個必考內容,占八到十分,雖然所占的分值不是很大,但這幾份絕不好拿。畢竟這個很考驗學生的文學積累和自身的理解能力。
對此,張永自己摸索出一套方法,就是讓學生自己寫,效仿古人進行寫自己的詩,從而可以更好的理解。
“一提起詩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唐詩,沒錯,唐把詩發展到了頂峰..”站在講台上,張永滔滔不絕的講述著,還不時揮動手臂加以配合。
一段講完,張永拿起水杯,正準備喝上一口,眼睛的餘光卻看見靠後的窗口的位置上,一個學生正埋頭不知在幹什麼,皺著眉頭喝了一口水。張永心想:“都這個時候了,還不認真聽講,想幹什麼。我先前怎麼沒看見他,看來我講的太過投入了。”
若是以前的課上,張永不會打斷自己的講課,頂多下課告訴他的班主任讓他的班主任去處理,隻是在這個時期,而且正好他講的這一段結束了。老師的管教的毛病憋不住了。
在他的印象中,這個學生叫林峰,不住校,是一名音樂特長生,成績一直不是很好,有時還缺課去學音樂。隻是沒想到,好不容易見到他上課還不認真學習,獨樹一格的埋頭。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苦讀呢!
張永有些氣悶,不過多年養成的習慣讓他沒有當場發飆,青春期的少年正是要麵子的時候,如果自己直接把他叫起來批評一頓,搞不好會有逆反心理。
張永心中一想,靈機一閃,“我給出幾個話題,大家思考一下,等下我叫幾個同學上來作幾首,展示一下。”說著,這黑板上寫下而來幾個詞,分別是明月,雪,竹。
大家一看,急忙思考起來,整個班級全做沉思狀,除了還在埋頭的林峰。
張永又是一個緊皺眉,這小子竟然還沒有反應。跨步走下了講台走向了林峰。
此時林峰正在專心致誌的翻看曆史著作,不是學校發的教材,而是陳文那家夥買的當故事會看的,為什麼不買故事會呢?因為故事會太小,而且上課被發現會告訴班主任,而若是曆史著作,老師發現頂多教訓一下,不會告訴班主任,也就不會傳到父母那裏。
林峰抱著深度了解這個世界的態度研讀著這本寫的很枯燥的曆史作品,這小半個小時他的思維都跨越了好幾個世紀,雖然了解的僅僅是政治和文學兩個方便,但如此的迅速,心裏也是有些小小的滿足感,畢竟這種速度不是誰都能有的。
突然他感覺有個人走到了自己的身邊,剛準備抬頭自己胳膊底下的書卻被人抽走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