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78章 百年舊事(1 / 2)

狄承旭聞言卻隻是輕淺一笑。

身後的譚馥雅微微抬眼瞧了瞧那譽王,狄承旭年少生活在元都,回到縉雲便是閉門三年不出,連縉雲縣父老鄉親都極少見他,這譽王一來不怕是有人冒充,二來對其有些了解,想來早之前便對狄承旭下過一番功夫。

“狄公子真讓本王好找啊!”譽王笑說著伸手拍了拍狄承旭的肩膀,“前些日子,聽一元都舊部說,好像在金沙城裏見著了狄公子,那時候本王還不信,聽聞狄公子大病三年,怎會初愈便來幽州?那時候本王還當他瞎說胡扯,拉出去打了二十大板,不想狄公子果真來了幽州,還到了本王的金沙城,如今想想”

譽王說著說著笑容淡了下去,有些不對勁的停了下來,他回頭看了眼候在一旁的劉有全,吩咐道:“有全,去藥房取些金瘡藥給他送去,白挨了一頓板子,是本王不對,給他些補給。”

狄承旭聽著這意味深長的話,這自是在責怪他一聲不吭的來了幽州,招呼也不打的進了這金沙城。他微微一笑,巧妙的話鋒一轉,誇讚道:“王爺愛民如子,體恤下屬,將幽州打理的井井有條,皇上若知,倍感欣慰。”

譽王眼角含笑的看著狄承旭,抿著薄唇微微抬頭。他感觸萬分,聲音都變得有些顫抖,“本王這大半輩子都落在了幽州,與其說是本王將幽州打理得井井有條,倒不如說是百姓給本王一個棲身之所。這麼些年下來,所謂天道酬勤,上天不曾辜負幽州百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才有了竟日這番景象。”譽王說起幽州盛景,語氣明顯的加重,他以幽州為榮,可漸漸地,神態又消沉了下來,隻聽他哀歎一聲,萬般無奈的道:“奈何這一場地動,倒了半片城池,百姓死傷不計其數本王也是心痛至極。”

狄承旭見譽王哀痛的一手捶著心口,作揖鞠身一禮,安慰著說道:“天災,還請王爺節哀振作。如今這時,唯有王爺能帶領百姓重建幽州往日興榮。”

譽王眼裏閃動著水花,可大丈夫有淚不輕彈,他隻得昂首抬頭,眨了眨雙眼,將淚花逼了回去。

“噢,瞧本王糊塗了,竟還讓諸位站著。虞世子,狄公子”譽王話說一半,這才注意到了狄承旭身後的譚馥雅,見譚馥雅半低著頭,天色幽暗也看不清她的臉,便指著她有些疑惑的問出聲兒,“這位姑娘是”

譚馥雅見譽王注意到自己,從狄承旭身後繞了出來,她沒有抬頭,隻是欠了欠身子微微一禮,“小女子宋喬,三爺聘任的仵作。”

譽王打量著譚馥雅,幽暗的涼亭下使她看著十分瘦弱。譽王渡步向前,聽說是仵作忍不住低頭湊上去細看。譚馥雅被突然靠近的譽王嚇得不自覺的後退一步。

譽王見自己的魯莽行為嚇到了譚馥雅,趕忙作揖賠禮道:“不好意思,宋姑娘,本王失禮了。”

譚馥雅微微抬起頭,卻也沒多說什麼,輕淺的一笑而過。

譽王見此,驚喜的“嘖嘖——”了兩聲,不禁的看向狄承旭搖頭讚歎道:“狄公子手下真是人才濟濟,美豔的女子仵作,今日還真是開了眼界。”

狄承旭一手在前,一手負後,聽聞譽王的誇讚,他沒有半點謙虛的點頭一笑,並不否認。

“就是不知”譽王說著,認真的麵向狄承旭問,“幽州又有多少狄公子的人?”

狄承旭麵不改色,卻也沒能立馬想出完美的回複。四周本就安靜,譽王此言,令邊上站著的眾人大氣都不敢喘一下。須臾,便聽譽王開口大笑道:“哈哈——本王就是說笑而已。”說著他便伸手邀請眾人,“諸位這邊請,本王準備了陳酒佳釀,今夜拋開瑣事,不醉不歸。”

譽王親自領著他們離開了王府花園,來到了別致的露天小院。譚馥雅望著眼前的景象,一臉驚愕,隻見一張小桌前,擺著幾大壇子的酒。原以為譽王隻是說說客套話,不想真是要不醉不歸。隻是在這裏,誰又敢真的喝醉?若是輕易倒下,隻怕是真的“不歸”了。

虞浩冉從狄承旭身旁路過,他刻意放緩了腳步,薄唇輕動,有些含糊的低聲說了句,“薑涼與範齊在府外隨時接應。”

狄承旭雙手負於身後,立馬的抬眼對上他的視線,神態嚴肅的輕輕搖頭,示意千萬不可輕舉妄動。

虞浩冉不臉不悅的輕叱一聲,自己一個堂堂殊榮王府世子,在這裏竟要過得這般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