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老師跟劉阿姨等熱心鄰居一起,把淩初夏的東西搬去了家屬樓後麵的破房子。

這一排破房子很是有些年頭了,楊玉找關係弄來的那一間在從左數第四間,十平米的大小,就一間房。

屋子是長方形的格局,前麵有一扇木門,門邊兩扇窗,後麵也有兩扇窗,因此采光還不錯。

就是上廁所得去不遠處的公共廁所,晚上隻能用痰盂。

屋子裏空空蕩蕩,但還算幹淨,地上隻有幾張廢紙,牆麵上也貼了一些舊報紙,看著不算太心酸。

反正淩初夏又不會一直住在這兒,等賺到錢就可以搬走了。

劉阿姨倒是挺心酸的,她說:“床都沒有一張,你今天晚上怎麼住啊?”

淩初夏笑著說:“時間還早,我去菜市場那邊的舊貨店買一張,請人幫我送回來。”

汪老師說:“舊貨店不幫人送貨,我去借一輛三輪車,跟你一起去吧。”

沒想到汪老師這個人心腸這麼好,淩初夏欣然接受了好意,道:“那就麻煩汪老師了,以後有什麼我能幫上忙的地方,叔叔阿姨們一定要跟我說。”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淩初夏作為高中生一個人生活,肯定是要跟這些熱心腸的鄰居們打好關係的。

劉阿姨笑著說:“你一個小孩子,好好照顧自己就行了,我們不用你幫忙。”

淩初夏也沒反駁,把幾包行李在屋子裏放好後,就跟著汪老師去買舊家具了。

舊貨店的人認識汪老師,有他在,不需要淩初夏出來講價,店主自動給了一個很優惠的價格。

淩初夏買了一張一米二的木板床、一張四四方方的餐桌、兩把木椅子跟一個有些年代的舊衣櫃,老板見她買的多,還送了她一個小竹椅子,看上去挺可愛的。

淩初夏還在不遠處的雜貨店買了一床竹席、一個水桶、一個大一點的塑料盆跟一個暖水瓶。

還有其他要采買的東西,比如煤球爐、燒水壺、鍋碗瓢盆,就要等明天再慢慢買了。

汪老師花了兩趟才把這些東西全都搬過去,把家具歸置好又找人幫淩初夏換了門鎖,門後裝了插銷,忙了好幾個小時,熱得一頭汗。

“這左鄰右舍都是廠裏的老熟人了,我已經跟他們打過招呼了,有什麼事都會幫著聽動靜的。你一個小孩子住這裏,晚上一定要鎖好門。”汪老師細細叮囑。

淩初夏認真受教:“我會的,謝謝汪老師。”

等汪老師離開後,淩初夏看著陡然豐富起來的屋子,露出一個由衷的微笑。

沒想到這麼快就搬出來了,雖然屋子很破,但到底是屬於自己的私人空間。

以後,她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也不用擔心有人去翻她的東西了。

休息了一會兒,淩初夏就開始打掃衛生了,家具都要擦洗一遍,還要去隔壁借開水回來燙席子,不然晚上沒法睡覺。

平房的外麵就是大家公用的洗手池,一共有十幾個水龍頭,淩初夏拿著一個陶瓷盆過去接了一盆水,剛走到屋裏放下,門外就響起了敲門聲。

“哪位?”淩初夏回過頭一看,愣住了,“奶奶,這是……怎麼了?”

隻見淩奶奶拎著大包小包站在門外,身後還跟著劉阿姨跟她的兒子兒媳婦,三個人也都背著扛著不少大件東西。

劉阿姨氣哼哼地說道:“你走了之後,你奶奶看不過眼,就跟淩大剛理論,說不能把孩子趕出去,結果楊玉一掌把你奶奶推倒在地。然後,你奶奶就說,她也要搬走。”

淩初夏趕緊把他們迎進門,讓他們把東西放下。

“奶奶你先坐下。”淩初夏把六神無主的淩奶奶扶著坐下,“淩大剛先生對這件事沒意見嗎?這可是他的親媽呀,哪有把親媽趕出來住這樣的破房子的道理?”

劉阿姨說:“我也是這麼問淩大剛的,你猜他怎麼說的?他說:‘媽你要是實在要走,我也攔不住,這是你自己要搬出去的,不是我攆你走的。’哎喲,當時我氣的呀,差點上去打人。”

她兒媳婦也說:“是啊,平時看淩師傅老老實實的,沒想到心這麼黑啊。明明就是他們容不下淩奶奶,現在倒好,變成淩奶奶自討苦吃了。”

淩奶奶苦笑了一下,道:“搬出來也好,我本來就放心不下初夏一個女孩子住在這裏。都是十七八歲的大姑娘了,以後還要結婚的,有我跟著住,不怕壞了名聲。”

“還是你老人家想得周到,確實啊,這麼大的姑娘一個人住,這以後傳出去了,名聲可不好聽。”劉阿姨又是麵色一變,“這麼一說,楊玉真是壞透了!她自己也是女人,能不知道名聲多重要嗎?就算之前沒有一起生活過,初夏好歹也是他們的親骨肉,這心腸怎麼能壞成這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