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皇帝全傳07(2 / 3)

第四十三章 惠帝司馬衷

一、白癡登基外戚專權

中國古代的皇位繼承製度,是立嫡以長不以賢。隻要是嫡長子,即便是頑童白癡,也可以接班當皇帝。晉惠帝司馬衷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司馬衷是晉武帝司馬炎的第二個兒子,由於老大司馬軌兩歲夭亡,他成了實際上的長子。

司馬衷9歲時被立為皇太子。愛子心切的武帝特地請了敢於彈劾貪官汙吏,被視為直臣的李熹來當太子太傅,指望嚴師出高徒,能把太子培養成才。誰知司馬衷天生是個白癡,呆傻愚鈍,不堪造就。例如,他常聽大臣們爭論“為公”“為私”,不明就裏,有一次,他在皇家花園中玩,聽到蛤蟆叫,就問左右:“它是為官家叫,還是為私家叫?”對於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問題,侍從們早已司空見慣,知道如何糊弄他,當下有人便熟練地回答:“在官地裏叫的是為官,在私家地裏叫的是為私。”白癡聽了很滿意。又有一次,聽說許多地方百姓因饑荒而餓死,他覺得不可理解,說:“為什麼不吃肉糜(肉粥)?”諸如此類的笑話,實在是太多了。

太子的德性,武帝當然也有所耳聞,這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武帝決定對太子進行一次測試。這一天,他將東宮官吏全部召來,設宴招待,然後將尚書省的疑難問題寫在紙上,命中使張泓送交太子,並且立等回複。張泓先將題送到了太子妃處,太子妃賈氏看了張泓手裏的題,略一皺眉後說:“你就代太子好好起草作答,將來和你共享富貴。”張泓向來有點小文才,一會兒便將草稿擬好,再由太子抄寫一遍,拿回去交差。武帝見答案寫得頭頭是道,非常高興,馬上遞給群臣看。群臣趁機奉承皇上,異口同聲地三呼萬歲,表示慶賀太子成才。經過這次測試後,武帝心情大有好轉,越看越覺得太子真是天天都有進步。

過了些日子,武帝在太子的長子身上,又看到了新的希望。說起來,這個孫子也算是白撿來的。當初,武帝怕太子年幼,不懂房帷之事,便把自己親幸過的後宮才人謝玖派去東宮侍寢,沒想到居然有了身孕,後因賈妃妒忌,謝玖回了西宮,在那兒生下一子,取名司馬遹。一直長到三四歲,司馬衷還不知道有這麼個兒子。後來。司馬衷去朝見父皇,碰上司馬遹正和其他孩子在一起玩,武帝才告訴他:“這是你的兒子。”司馬遹和他的白癡父親完全不同,十分聰明智慧,武帝特別喜歡,經常讓他跟在身邊。有一次,宮中夜間失火,武帝登樓觀望,剛剛5歲的司馬遹居然拉著武帝的衣襟要他進屋去,武帝奇怪,問他為什麼?遹說:“夜間發生突然事故,應該防備有非常事件,不能讓火光照見人君。”武帝見他小小年紀,竟有如此見識,不禁大為驚奇。又有一次,司馬遹跟著武帝去觀看豬圈,對武帝說:“豬很肥了,為什麼不殺了拿來犒賞將士,還留著浪費糧食?”武帝立即下令將豬宰了,他拍拍司馬遹的後背,對身邊的人說:“這孩子將來一定能振興我家。”武帝甚至還在群臣麵前,將他比作司馬懿。就這樣,武帝覺得兒子雖然不理想,可孫子大有希望,因此,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仍讓白癡司馬衷當太子,作為法定的繼承人。

武帝是個好色之徒,越到晚年越是恣意聲色。結果,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十一月,這個54歲的皇帝便因縱欲過度而病倒。因此,他加緊安排後事:用王佑之謀,以太子同母弟司馬柬為秦王,出鎮關中,司馬禕為楚王,出鎮荊州,司馬允為淮南王,出鎮揚州,三人分別擁重兵鎮守要害之地,以為藩衛。由於晚年政事大都委於外戚楊駿,武帝又怕日後楊氏勢力太大,威逼天子,便讓王佑當了北軍中侯,典掌禁兵。又聽星相家說廣陵(今江蘇揚州)有天子氣,便封了皇孫司馬遹為廣陵王,食邑多達5萬戶,還精心挑選了劉寔等人為其師友,輔佐這位希望之星。

第二年(公元290年)四月,武帝駕崩。當天,32歲的太子,白癡司馬衷即位登基,稱為晉惠帝,改元永熙。

武帝在世時,皇後娘家楊氏權勢很大,武帝死後,楊後成為皇太後,由於惠帝無能,楊氏家族更加尊貴起來。

楊皇後的父親有三個兄弟,楊駿是老大,論名望、才能和器量,比不上老二楊珧和老三楊濟,論野心,卻數他最大。女兒一進宮,他便交了好運,從小小的將軍府司馬一下升為鎮軍將軍。女兒立為皇後,他又遷為車騎將軍,封了臨晉侯,成為朝中要員。對於這位外戚的扶搖直上,許多人深感不安。有些人私下議論說:“封建諸侯,是為了藩衛王室。皇後的父親一封侯便以臨晉為名,這可不吉利,恐怕是天下大亂的征兆。”有些人則提醒武帝:“楊駿器量很小,不可委以社稷重任。”武帝都不加理睬,反而越來越加以重用。

楊氏三兄弟開始在朝用事,拉關係,走後門,朝廷內外,到處伸手,排斥忠直舊臣,任用阿附新貴,營私弄權,無所不為。天下之人,無不知道“三楊”乃當朝權臣。尚書仆射山濤是個分管選官工作十幾年的老臣,多次勸武帝注意這個問題,武帝雖然明白他的好意,卻並不采取有力措施。

到太康十一年(公元290年)三月,武帝病重,這時,勳舊之臣多已不在他身旁,亡故的亡故,退休的退休,被擠走的擠走,身邊隻剩下楊駿和他的那幫親信。武帝略有好轉,發現身邊盡是楊駿所用新貴,這才覺得問題嚴重,厲聲斥責楊駿:“怎麼可以這麼幹法!”又讓中書擬寫詔令,命汝南王司馬亮與楊駿共同輔政,還準備逃選幾個有名望的大臣幫助料理政事。然而為時已晚了。朝廷內外上下已為楊駿所控製。詔令尚未發出,楊駿便從中書省借來觀看,而且把詔令藏了起來,中書監親自去索要,楊駿也不還。恰好武帝又神誌不清起來,此事也就無人追究,不了了之。過了幾天,武帝稍一清醒,便問:“汝南王來了沒有?”打算托付後事。他當然不知道在昏迷期間發生的那些事情。左右回答說沒有來。武帝大概知道事情已經無可挽回,精神受到打擊,病勢突然轉危,旋即死去。於是,白癡繼位,楊駿成了惟一的顧命大臣。

楊駿大搖大擺地住進了太極殿,在昔日武帝上朝的地方辦起公來,還配備了上百名虎賁衛隊當保鏢。五月中旬,武帝遺體安葬完畢,楊駿便以白癡皇帝名義,給自己加了太傅、大都督的頭銜,並且賦以假黃鉞、錄朝政,百官聽命於他一人的權力。傅鹹勸他:“聖上謙恭,把政事委托給你,可是天下人都不以為然,恐怕你的這個差使不容易幹吧!周公那樣的大聖人輔政,尚且有流言蜚語,何況當今聖上已經32歲,遠非周成王那麼年幼。我看喪事既然處理完畢,你也該認真考慮一下自己的進退問題了。”楊駿不聽。傅鹹又再三勸諫,楊駿聽煩了,便想打發傅鹹出朝去當個郡守,外甥李斌忙勸他:“斥逐正派人,會失去人心的!”楊駿才勉強不把傅鹹趕走。

楊駿自知一向名聲不好,便想用封賞來收買人心。左軍將軍傅祗寫信給他說:“從來沒有帝王剛死,臣下便論功行賞的。”楊駿不聽,還是以惠帝名義下詔:中外群臣一律加爵位一等,參預辦理武帝喪事的加位二等,二千石以上全封關中侯。免征租調一年。盡管如此,似乎也沒有人出來讚揚他。

楊駿惟恐政令不行,威名不立,因而事無巨細,都要過問,而且剛愎自用,好用嚴刑。他本來沒有多大才能,也沒有多少學問,又不肯費神去熟悉已有的典章製度,因此,許多措施都違背成法。如此無知,不免遭到天下人的恥笑。

楊駿的所作所為,很快為朝廷內外大多數人所不齒,人人都看得很清楚,滅頂之災正在向他一步步逼近。連他的一些親朋好友也紛紛勸說他,甚至和他保持距離,害怕日後受到牽連。一向和楊駿交情很深的馮翊太守孫楚勸他說:“從來沒有外姓專權而有好結果的,當今宗室強盛,你不和他們共同掌政,反而內懷猜忌,外樹私黨,我看大禍就要臨頭了。”楊駿不信。弘訓宮少府蒯欽是楊駿姑姑的兒子,從小和楊駿親密無間,他為人正直,多次直言冒犯楊駿,連楊珧、楊濟都為他擔心,蒯欽卻說:“楊駿雖然昏昧,還知道不可妄殺無罪之人,不過是對我疏遠而已。我能和他疏遠,才可以免受牽連。否則,不久就會與他一起被滅族了。”大家都明白,隻有楊駿自己還蒙在鼓裏,不知末日將臨。

二、賈後幹政朝臣除之

皇帝是白癡,可以任由楊駿擺布,可皇後賈氏卻不是甘居人下的良善之輩。楊駿雖然知道她不好對付,有所防範,卻絕對沒有想到,自己恰恰就敗在這個女人手裏。

賈皇後父親賈充深得武帝信用,官至侍中、尚書令、車騎將軍。賈充善於阿諛奉承,和太尉荀豈頁、侍中、中書監葛勖、越騎校尉等人互相援引,結黨營私,本來武帝已為惠帝物色了一個才貌俱佳的太子妃,可是禁不住賈充買通楊皇後不斷吹枕頭風,加上死黨的人幫腔,都極力吹噓賈充之女是絕代佳人,有德有才,武帝也就同意了納賈充之女為太子妃。

其實賈妃長得身材短小,皮色青黑,眉後有一疵,奇醜無比。可是陰險毒辣,凶狠狡詐,好妒忌,有手腕。把白癡太子治得服服帖帖,對她又害怕又喜歡,以致很少去接近東宮別的女人。有一次,賈妃偶然發現東宮有個姬妾懷了孕,竟拿起戟來就向那個姬妾擲去,使胎兒立刻墜下,姬妾也死於非命。

殿中中郎孟觀、李肇,因為楊駿一向對他們粗暴無禮,便在暗中散布流言,說楊駿將要篡奪帝位。賈後發現這兩個寶貝,立即派親信宦官董猛去和他們秘密聯絡,策劃誅楊駿,廢楊太後。接著,派李肇去動員汝南王司馬亮發兵,汝南王膽小怕事,不願出頭。李肇又去找楚王司馬瑋,楚王年輕勇銳,欣然答應。

永平元年(公元291年)二月,楚王司馬瑋與淮南王司馬允入朝。經過半個多月秘密準備,於三月初八發難。按計劃,殿中禁軍衝出宮城包圍封鎖了楊府,使府中兵卒一個也出不來。隨即衝進楊府,楊駿逃入馬廄,被禁軍用戟殺死。楊珧、楊濟和親信張劭、段廣、李斌等均夷滅三族,被殺的人多達數千。

外邊的事情料理得差不多之後,賈後開始對楊太後采取行動。按照賈後的暗示,有人上書要求廢太後為庶人,並將其母龐氏處死。白癡照辦,楊太後抱住母親號啕大哭,割發叩頭,表示願為賈後侍妾,求賈氏饒龐氏一命,賈後還是不許。龐氏處死後,過了不到一年,元康二年(公元292年)二月,賈後便對楊太後下了毒手,將她身邊僅剩的十餘個侍從全部奪走,斷絕其飲食,楊太後連續八天得不到進食,被活活餓死。至此,楊氏一族遂被滅盡。

新的輔政大臣是太宰汝南王司馬亮和太保衛灌,秦王司馬柬、楚王司馬瑋等一批宗室親王和老臣,賈後族黨賈模、郭彰、賈謐等也共同參預國政。這樣的安排顯然是暫時妥協的結果,新的權力之爭立即又開始了。

對於賈後來說,兩個輔政大臣暫時還不構成主要危險,因為汝南王軟弱無能,衛灌乃一介文官,都好對付。主要的威脅來自掌握兵權的楚王司馬瑋和東安王司馬繇。

首先被除掉的是東安王司馬繇。司馬繇很討厭賈後的凶殘,想廢掉她,不料尚未行動,便被其兄到汝南王那裏誣告一狀,說他:“濫行誅賞,欲專朝政。”賈後立即利用這條罪狀,罷了東安王的官,接著又以他有不滿言論,將他廢遷到帶方(在今朝鮮境內)。

不久出現了新的機會,使賈後如願以償,清除了剩下的對手。汝南王亮和衛灌見楚王瑋剛愎好殺,想奪其兵權,用臨海侯裴楷當北軍中侯,掌管禁軍。楚王瑋得知後,大發脾氣,嚇得裴楷也不敢接受委任。汝南王亮和衛灌又想打發楚王瑋與諸王都回封國去,楚王更加憤怒。有人建議他去投靠賈後,楚王接受了這個建議,果然被賈後留下當了太子少傅。賈後留下楚王的目的,是要利用他來行借刀殺人之計。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六月,賈後叫惠帝下手詔給楚王瑋,讓他率兵誅殺汝南王亮和衛灌,等到楚王瑋完成任務以後,賈後又以惠帝名義,派殿中將軍王宮舉著皇帝解散兵卒用的騶虞幡,向兵眾宣布:“楚王矯詔作亂,大家都不要聽從他!”兵卒立即放下武器,一哄而散。楚王瑋成了光杆司令,弄得不知所措,隨即被捕。臨刑,楚王瑋從懷中取出用青紙寫的惠帝手詔,給監斬官尚書劉頌,流著淚說:“我受詔行事,以為是為了國家,如今反倒成了罪惡。我也是先帝子孫,為什麼要蒙受此等不白之冤啊!”這位21歲的親王,一向以果敢勇銳、樂善好施而深得人心,然而他畢竟還是太年輕、太單純和輕信,有勇而無謀,難免成為俎上之肉。

一箭雙雕,同時除掉太宰、太保和楚王之後,大權就完全落到了賈後手中。

賈後見大權在握,便開始荒淫放恣,為所欲為。這個又黑又矮的醜女人,私生活特別放蕩。不光與太醫令程據等人亂搞,還經常派人在洛陽城內外物色美貌少年入宮和她鬼混。賈後雖然與許多男人淫亂,卻隻生了3個女兒,直到40多歲,還是沒有兒子。賈充見女兒無子,勸她好生愛護太子,賈後卻根本不聽。賈充想把小女兒賈午所生的女兒嫁給太子為妃,太子也很願意結這門親事以鞏固自己的地位,但賈午和賈後兩姊妹都不同意。太子聽說大臣王衍的大女兒長得十分漂亮,賈後卻偏讓賈謐娶了她,而為太子聘了個不如老大的小女兒,太子憤憤不平,溢於言表。元康九年(公元229年)十一月,賈充臨終,特地拉著賈後的手,叮嚀女兒:“我死之後,務必盡心扶持太子。趙粲和賈午會擾亂我家大事,別讓他們再進宮。你要牢記我的話。”賈後非但沒有牢記,反而背其道而行之,和趙粲、賈午等人加緊策劃謀害太子。

太子雖然沒有出息,卻又生就一付倔強性格。賈謐恃寵驕橫,常常對太子無禮,太子也以牙還牙,每逢賈謐到東官去,就避而不見。賈謐覺得將來太子繼位對自己不利,便到賈後那兒誣陷太子“多蓄私財,結交小人,準備對付賈氏。一旦皇上去世,太子上台,就會像我們對付楊駿那樣,誅殺我們,廢掉太後。不如及早將他除掉,另立順從聽話的。”賈後遂加緊行動,大肆宣揚太子的過失,又假稱自己已經懷孕,令人準備生育所需物品,然後偷梁換柱,將賈午的兒子抱來撫養,謊稱是白癡的兒子,準備用他來取代司馬遹當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