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沒有來得及實現滅亡商朝的願望就死去了。他的兒子姬發繼承了王位,就是周武王。周武王牢牢記著父王的囑托,繼續用薑太公為軍師,並用自己的弟弟周公旦等為輔佐。朝中和睦,上下齊心,決心有朝一日滅商複仇。
周武王即位的時候,商朝已經很腐敗了,商紂王終日飲酒作樂,荒無度,他強迫成千上萬的奴隸,花了七年時間,在都城朝歌建了一座周長三公裏、高達千尺的鹿台。鹿台上樓觀巍峨,亭閣秀麗,比夏桀的瑤台還要闊氣。他還特別喜歡吃肉喝酒,便學著當年夏桀的樣子,在宮院中挖了個大池子,裏麵灌滿了酒。這個酒池很大,據說可以行船。又在池邊的林木上掛上肉塊,稱作“肉林”。紂王和王公貴族們在“酒池肉林”中盡情享受。對廣大的平民百姓,卻實行殘暴的統治,稍有冒犯便施之以酷刑,百姓們的生活真是苦不堪言!
商紂王這樣荒殘暴,很多正直的人都規勸他。他有個大臣叫梅伯,對商王朝的存亡很擔憂,就向商紂王進忠言,可紂王不但聽不進去,還把梅伯施於炮烙酷刑。紂王的叔父比幹也好言勸說,他卻說:“我聽別人說你是個聖人,長著七個心眼,今天我要把你的心挖出來,看個明白!”就這樣一個忠心耿耿的大臣,紂王的親叔父慘遭殺害了。這樣一來,其他的人再也不敢規勸紂王了。
商朝的天下被紂王搞得烏七八糟,再也維持不下去了。這時候,周武王在薑太公的協助下率領大軍來到了黃河南岸的孟津。消息傳開,鄰近部族首領們也紛紛前來助威。武王麵對滔滔的黃河,對周軍將士和各部族的首領們說道:“我的祖先對上天是有功德的,因此,上天命令先王滅掉殷商,拯救萬民。先王不幸早逝,歸天前將重任托付於我。你們要全力協助,完成先祖的功業啊!”說罷下令渡河,頓時千舟爭渡,浪花飛濺。不料周軍剛渡到對岸,武王又下令返了回來。不僅那些前來助戰的部族首領們感到納悶,就連周軍武士們也摸不著頭腦。
原來,這武王很有心計,他想,商國內部雖然腐敗,但到底是個控製著眾多諸侯國的大國,隻靠周軍難以取勝。他今天率兵來到孟津,一是進行一次渡河演習,二是借此機會,探探眾諸侯國的虛實。他看了一下,發現周軍渡河還可以,而前來助威的諸侯國首領們,有的帶來了參戰的隊伍,有的隻是來觀觀陣勢而已。周武王認為時機還不夠成熟,沒有馬上出兵。
回去後,周武王一方麵擴充軍隊,準備糧草,另一方麵又派出探子,去探聽情況。那商紂王本來聽說周武王率軍打來,一陣驚慌,正準備組織隊伍迎戰,卻見周軍不戰自退,以為周武王膽小,不敢與他抗衡。於是洋洋得意,繼續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
過了一段時間,周國派出的探子相繼回來把商國的情況一一介紹給武王。周武王看到時機基本成熟,決定進攻商國。
第二年春天,周武王出動了三百輛兵車,三千名勇猛的先鋒,四千五百名士兵,又會集各部落和小國的支援部隊,浩浩蕩蕩地從孟津向商朝的首都朝歌進發。這支討伐大軍士氣旺盛,一路上沒有遇到多大的抵抗,就到了離朝歌隻有七十裏路的牧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