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破釜沉舟(1 / 2)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的時候,在吳中的項梁、項羽起而響應。項梁的父親,也就是項羽的祖父,是楚國名將項燕。項羽從小死了父親,是在叔叔項梁的照顧下長大的。他小小年紀便立誌為國家報仇雪恥,叔父教他書法,他不用功;讓他去學習劍術,他也不肯努力。項梁很生氣就罵他沒有出息。但項羽卻說:“念書寫字,頂多記記姓名罷了;劍術學好了也隻能和幾個人對打,我要學那種一人敵萬人的本領。”項梁聽項羽這麼一說,認為侄子胸有大誌,就教項羽學習兵法。項梁本人很善於結交朋友,碰到人家有什麼大事,他都趕去幫忙,當地的百姓都很喜歡他,他也就成了吳中豪傑的領袖,連地方官也要敬他幾分。

秦始皇最後一次巡遊時,經過吳中,許多人前來觀看。站在兩旁的百姓,一見這威風凜凜、豪華壯麗的皇帝車駕奔馳而來,都呆呆地站著,大氣也不敢喘。隻有站在人群裏比別人高出一頭的項羽,瞪著濃眉下一雙有神的大眼,脫口說道:“這有什麼了不起,誰都可以取代他!”項梁嚇得趕快捂住項羽的嘴,悄悄地警告道:“你在這兒胡說八道,讓別人告發了可是要滅九族的呀。”

回到家裏,項羽埋怨叔父說:“平日您總是讓我練習武藝,學習兵法,讓我念念不忘家國之恨,今天您怎麼這樣膽小怕事呢?”項梁說:“我們是要幹一番大事業,不能心急氣躁。要想報仇,就必須學會等待時機。”

就在這一年,秦始皇在回鹹陽的路上病死了。第二年,二世繼位,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消息傳來以後,項梁和項羽萬分高興和激奮,他們感到為楚國報仇的時機已經到來了,就殺掉了當地的郡守,召集起八千子弟兵,起兵反秦。

過了不久,有消息傳來,陳勝被秦將章邯打敗,項梁趕快率領江東八千子弟兵,渡過長江,向西麵前線挺進。一些零散的反秦隊伍,如陳嬰、英布、呂臣等率領的武裝,都紛紛投奔到項梁的隊伍中來,使這支部隊一下子增長到六七萬人。

但是這時陳王已經被叛徒莊賈殺死,張楚政權已經四分五裂。在這個緊要關頭,項梁在薛縣召開各路起義軍首領會議,商量要公推一個起義軍的首領。這時候,有個叫範增的七十多歲的老頭子趕來獻計,他對項梁說:“秦滅六國,楚最不幸。楚懷王被騙到秦國,死在秦國,楚國人至今懷念著他。您從江東起兵,有很多人前來投奔您,這是因為您家世世代代是楚國的大將,人們希望您恢複楚國。您如果擁立楚懷王的後代為王,就一定能夠號召更多的老百姓。”

項梁覺得範增的話很有道理,就派人四處尋訪楚懷王的後代。沒過多久,大家找到一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這時他才十三歲,正替人家當放羊娃。於是項梁帶領大家把熊心立為楚王,為了順應楚人懷念故國的心情,仍稱他做“楚懷王”。這個消息傳開以後,果然又有很多人趕來參加項梁的隊伍。

項梁把楚懷王安置在盱眙,自己帶兵繼續西進。他在東阿打敗章邯,又在濮陽東麵大破秦軍,接著又攻下了定陶。這時候,原先齊、趙、燕、魏等國的舊貴族,也都在自己的土地上立了王,恢複了自己國家的名稱,秦朝的天下眼看就要完蛋了。項梁命令項羽和不久前來投奔他的劉邦帶兵急速西進。項羽和劉邦殺死了秦朝的大將李由。章邯見形勢危急,趕快請秦朝政府派援軍,乘著項梁得勝後驕傲自滿,沒有防備的機會,偷襲定陶,殺死了項梁。項梁一死,起義軍的隊伍受到很大損失,項羽、劉邦、呂臣等隻好撤退到彭城一帶,采取守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