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11章 銅台巧相逢(1 / 2)

三年後,祝行冉十歲。小雪之事已過去三年。那樁宮門懸案也已被人漸漸遺忘。

而當年,冷宮卻因公子冉送出食盒而備受猜忌,宮中流言紛紛,有人說公子冉小小年紀卻暗藏禍心,也有人傳公子冉是受流蘇夫人指使為鄰國傳送密信。

流言傳入王上耳中,王上雷霆大怒。聞太史諫言此事起於流言沒有依據,但王上仍是下令嚴加看守冷宮。流蘇夫人、祝行冉禁足於冷宮,祝行冉去不了學堂,終日隻能待在冷宮。

可笑的是,三年來,王上似乎忘了冷宮母子禁足之事。這禁足也不知還要持續多久,祝行冉望著蒼穹想著。

三年來,碩大的王宮發生著巨大變化,朝中三股勢力針鋒相對,將朝堂格局攪得分崩離析,王上荒淫無道,已無力收管。

朝外,北方遊族實力大增,對中朝虎視眈眈。遊族一路侵入中原,而中原卻連連戰敗。王上複又派出季則銘阻攔遊族,戰事才漸漸緩解。

這時,祝行冉聽見牆簷有石礪掉落的聲音,抬頭看去,隻見一個少年的頭露了出來。

“這個時辰,你不在學堂,到這裏做什麼?”祝行冉衝他說到。

“自然是來找你。”季歸軒翻身跳下宮牆,答到。

“外麵禁軍看守森嚴,你還是回去,萬一被發現就難辦了。”

“若是會被發現,你是怎麼到這銅花台的?”季歸軒徑直走過去,坐在祝行冉一旁的石凳上。

祝行冉指了指石桌上的衣物。

季歸軒拿起一看,是宮人的衣物,笑到:“是個好法子,下次我也尋一身宮人的衣服,就不必翻牆了。”

祝行冉看起書來,說到:“你還是回去為好,你不怕先生將你逃課的事告訴令母?”

季歸軒支著腮:“這會兒先生正查背書,我可不要回去。我已經向母親言明想上戰場曆練,可母親不答應……這都怪多事的二姐。”季歸軒犯愁。

“行冉別再看書了。”

季歸軒見祝行冉心思在書上,頓感無聊,伸手捂住書的內容。祝行冉移開他的手。不一會兒,季歸軒又伸頭去看。

“你怎會看得懂這本書。”季歸軒驚訝。

“怎麼了。”祝行冉眼不離書。

“聽先生講,這書中內容高深難懂,你如何看得明白?”

祝行冉不理會季歸軒的大驚小怪:“母親教我。”祝行冉頓了頓,接著說到:“況且我比你聰穎。”

季歸軒頓時不服氣,抱著雙臂:“這有什麼了不起的。”

銅花台外,九歲公主祝楚嫣路過此處,祝楚嫣回宮已兩月有餘,趁著這春暖晴朗時候,在宮中四處轉轉解悶。

祝楚嫣是慕夫人之女,花容月貌,乖巧懂事,深得先王後喜愛,慕夫人便將她自小送給先王後撫養。可惜五年多前先王後病逝,先王後之子公子章帶著年幼的她在王陵為先王後守靈。

那年剛行加冠之禮的公子章公然帶兵謀反,一年後,王上的軍隊鎮壓反叛之軍,公子章被貶青州。

公子章不忍帶七歲的祝楚嫣去青州受苦,便留祝楚嫣繼續在王陵守靈。守靈期間祝楚嫣得公子章從侍的悉心照料和教導。

兩個月前,楚嫣守陵期滿,從侍寄信於慕夫人,慕夫人見公子章反叛之事也過去許久,這才向王上提出將楚嫣接回宮中。

讓慕夫人想不到的是,回到宮中的楚嫣竟是如此會討王上歡心,短短兩個月,楚嫣已然成了王上最疼惜的公主,連王上對自己的寵愛都增添了許多。

楚嫣聽到這銅花台裏有談話聲。問向侍女英蒲:“你不是說這銅花台廢棄已久,怎麼還有人?”

英蒲膽小,她請求到:“公主,這裏如此荒廢,我們還是走吧。”

楚嫣猶豫一會兒,攔住她:“時辰還早,我們不如進去看看。”

楚嫣邁步進入銅花台,這銅花台雖荒廢已久,雜草叢生,藤蔓盤結,可年月任由這些花草樹蔓自在生長,倒出落得錯落有致、不沾俗氣。

再走近些,楚嫣看到兩個與自己年歲相仿的少年坐在那裏。與此同時祝行冉和季歸軒也發覺有人停在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