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山洞…”
林揚在終南山中轉了足足兩天,所到之處都做了記號,省得走重複了。
這兩天他已經探過幾十個山洞,都沒見到洞內有溪水或是潭水,這一會,前麵比較隱蔽的地方,又出現一個山洞。
林揚小心翼翼的走了過去,拿著手電筒一照,看到洞內深處有著一潭潭水。
“我艸!終於找到了!”
林揚把洞內照了個遍,沒有發現蛇蟲之類的玩意,這才往山洞深處走去,來到潭水邊打量了一會,穿越回現代,拿起房間中的潛水裝備,又穿了回來。
武裝完畢,林揚往潭內潛去,開著潛水燈,順著一個方向遊了好一會,浮出水麵,看到了一間石室。
雖然知道水下沒什麼異物危險,他還是有點提心吊膽的,真的到達了目的地,這才鬆了口氣。
林揚從水裏爬出,來到石室中,抬頭一看,室頂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字跡符號,最右處寫著四個大字:
“九陰真經”
“王重陽也夠操蛋的,全真教的武功被玉.女心經破去,結果拿九陰真經裏的武功來裝逼。”林揚嗬嗬地笑了起來,笑聲裏滿是暢快!
因為他在王重陽留下的九陰真經裏,看到了“易筋鍛骨篇。”
九陰真經,乃北宋年間的黃裳所著。
黃裳,狀元及第,原為文官,因校對《道藏》而悟通武學義理。及後黃裳被派遣消滅明教,官兵無能敗陣,黃裳不服,單人匹馬殺傷了明教多人,引來眾人上門尋仇。黃裳不敵逃走,家人盡數被殺。
為雪深仇,黃裳隱居40多年,苦思破解敵人武功之道。
40餘年後重出江湖,此時仇家均已死去,餘下的當年一個少女,也已年邁。黃裳有見於此,對自己為仇恨而偏執感慨萬分,遂將畢生所學寫成《九陰真經》,傳之後世。
九陰真經集合武學與道家典學於一身,涉獵之廣,無可比擬,稱之為巔峰造極也不為過。
其中的“易筋鍛骨篇”,便解決了成年人修習內力艱難的難題。
概因為黃裳在校對《道藏》而悟通武學義理的時候,已經是成年人,與成年後開始接觸武功的林揚,那是難兄難弟,經脈都有點堵塞、閉塞。
不過這位難兄已經想出了解決方法,那自然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林揚目光在其餘如“解穴秘訣”“閉氣秘訣”“移魂大法”等武功刻錄上一掃,直接選擇無視,開始細細研讀起“易筋鍛骨篇。”
“骨者,生於精氣,而與筋連,筋之伸縮,則增力,骨之重者,則髓滿。筋之伸縮,骨之靈活,全係鍛煉。頭為五陽之首,尾閭為督脈……”
“易筋鍛骨篇”亦是九陰真經起初的心法,練成後功力等方麵均進展迅速,更是有提純內力的特效。楊過後來就是練了“易筋鍛骨篇”,功力大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