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季節不缺青菜,她去屋前籬笆門外的幾分菜地裏,現拔了一大把小蔥,摘好拿回來。進到灶房,大鍋裏添上水,放上篦子,數數家裏的人數餾夠饅頭。後鍋裏也添上水,灶膛裏添上柴,洗把手後把蔥洗淨切成蔥花備用,然後拿出一個粗瓷碗倒入麵粉,加入水往一個方向上勁兒攪拌做麵疙瘩。
等後鍋的水開了,李知微把粗瓷碗裏的麵團往鍋裏下,一邊下還要用筷子不停攪拌,攪成大小合適的麵疙瘩,等鍋裏麵疙瘩滾熟,李知微把火撤了。
轉身去爺奶屋裏拿雞蛋,李老太正在院子裏掃地,
\"奶,我去你屋裏那幾個雞蛋今早炒著吃。“
“你去拿吧,我去屋後喊你爺爺和二叔回來吃飯。”說著,把笤帚一放,出門去了。
李知微跑到爺奶屋裏的櫃子裏,拿了九個雞蛋回灶房。粗瓷碗裏放入蔥花,在撒適量的鹽,筷子攪勻。然後李知微利落的把雞蛋往碗邊一磕,九個雞蛋都打到碗裏,攪拌均勻。
炒雞蛋就得油多才好吃,李知微照著前世習慣,倒了不少油下去,等鍋熱了油煙一起,蛋液蔥花一倒,“呲啦”一聲,一股蔥花雞蛋的濃香撲麵而來,
“真香啊。大嫂今天做的飯聞著就好吃。”二叔先進門,聞到香味不禁讚歎。隨後的李老頭也抽了抽鼻子。
“哎呀,這丫頭咋回事,這是謔謔了多少油啊”李老太心疼油心疼的不行,可都下鍋了,再心疼也來不及了。看來以後還是得多使喚倆兒媳婦做飯,可不能再讓大孫女做飯了,費油啊。
炒好蔥花雞蛋,李知微又用香油涼拌荊芥,把飯擺到院子一角的楊樹下石頭桌子上。二嬸帶著倆個兒子過來吃飯,倆小孩一看今早有一大盤子蔥花炒雞蛋,都不用人催自己飛奔去洗手,麻溜上桌。二嬸看到這麼多雞蛋也眼睛發亮。
“知微啊,你炒了幾個雞蛋啊,怎麼這麼多?這不隻六個吧?”李老太問。
“我炒了九個,按人頭一人一個呢。”
“我說怎麼這麼多呢,你爺爺二叔要下地,你們幾個小孩要長身體,你娘這幾天身子不好,炒七個雞蛋就行了。我和你二嬸不用吃雞蛋啊。一個雞蛋能賣三文錢呢。”李老太可惜了多炒的倆雞蛋。
李知微要給奶奶夾雞蛋,李老太謙讓不要,李知微直接送到李老太嘴邊。李老太實在拗不過,才低頭吃了。
看李老頭李老太動了筷子,其他人才開始夾菜。李知微的弟弟和二叔家裏兩個兒子,夾菜夾的飛快,小嘴吃的油光光、鼓囊囊的。
“知微,你這頓飯可拋費不少油啊,這可不是過日子的人啊。“二嬸吃著飯嘴還不閑著,還要格外刺幾句。
“行了,吃飯吧你。就顯你有嘴不是?嫌棄費油你別吃啊,你夾那麼快幹嘛?”二叔說著瞪了二嬸一眼,然後回頭對李知微笑笑說:”別聽你二嬸瞎咧咧,大侄女你今天做的飯好吃的很,比你奶和二嬸做的好吃多了。以後就該叫你做飯”
李知微一點都不介意二嬸怎麼說,她介意的是這個家真窮啊,窮的奶奶對兩個雞蛋和一點油耿耿於懷。
不管在哪個年代,要想過好日子,就得有錢,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看來自己需要好好想想怎麼搞錢了,第一步,起碼要實現“雞蛋自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