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20章 第十九章芝加哥房子裏的人(1 / 3)

埃及在近幾個世紀被殖民者們瓜分過數次,那些在瘦骨嶙峋的埃及上連吃帶拿的歐美國家還給他們的後人們留下了不少遺產。光是在盧克索,就有法埃中心,芝加哥房子和波蘭建築等老牌埃及學研究機構林立。曾經進行殖民掠奪的是他們,現在搖身一變進行學術研究的也是他們。

時間和資本把列強的可恥行徑粉飾太平。強盜仗著祖上得天獨厚的遺產繼續在太陽神的故土橫行。

法埃中心就守著卡爾納克神廟,波蘭建築迎著帝王穀。芝加哥房子來得晚一些,錯過了第一波瓜分,但是架不住財大氣粗,現在也成了盧克索一霸。在這方麵就不得不說英美一脈相承了。要麼說英國人手段高,雖然沒有歐洲各國下手快但是擅長黑吃黑,從法國人那兒截胡了不少古埃及的文物,後麵也跟風資助了各種探險隊來埃及搜刮。美國青出於藍,直接在二十世紀初在尼羅河畔砸出來一座豪華度假村。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芝加哥房子【chicagohouse】了。

這芝加哥房子就像是美租界一樣。明明與盧克索的生活僅一牆之隔,但天差地別。我曾聽裏麵的美國學者炫耀說:“在埃及考古一點兒都不苦。苦的話是因為你沒在芝加哥房子住著。”

這話可是一點兒都沒說錯。

美國人喜愛熱鬧,每周五都會舉辦各國考古隊的交流會餐活動。我們考古隊曾經得到邀請去芝加哥房子參與過各個“殖民考古隊”的聚會,後因沒有侵略過別人略感格格不入而很少應約了。大家考古理念不同,敬而遠之方為上策。

當時我也跟著考古隊去了。雖然對那裏的環境充滿感歎,但隻覺得那些光鮮背後充滿著腐臭。我們的祖輩還在為解放國家而努力的時候,他們可是把殖民的莊園建到了尼羅河邊。而且讓人不由得好奇,修這美租界的錢是打哪裏來的呢?

這次芝加哥房子的邀請,是為了留守埃及的各國考古隊一起歡慶聖誕。

雖說這些歐美國家當年對埃及犯下的罪惡罄竹難書,但現代的考古學家們還是很敬業的。我們中國隊再怎麼說過年也是會收隊回國的。除非是在瑪阿特神廟挖出來些什麼驚天的發現(還好去年的地下神廟不算),那整個考古隊可能就得蹲在探方等著春晚連線了。

再者無論怎麼說,在芝加哥房子裏舉辦活動總是挺舒服的。而且我看埃及人們都挺享受的,左右也輪不到我來替他們心疼。反正大家都是寄生在這個“被搶劫了四千多年但依然富有”的國家上嘛。

聖誕節這天我們雷打不動的去了工地,臨近晚飯那會兒才帶著禮物前去美租界赴約。從工地回來的時候大家都累成狗,我和樓時麒還因為搶洗衣機差點兒弄翻了友誼的小船。

279那邊也收到了邀請。我們分頭出發,到芝加哥房子彙合。

一進到芝加哥房子才發現裏麵果然熱鬧。法國、意大利、日本和波蘭等國家堅守崗位沒有回家過節的人都來了。加上埃及當地的相關人員,估計半個埃及的考古圈都聚集在此。也就是芝加哥房子夠大,不然這麼些人換個地方還真不一定塞得下,更遑論能有富餘空間各自社交了。

我們考古隊到的時候279他們還沒來,領隊先是帶著大家作為一個團隊和別的隊伍打招呼。中國考古隊三年前才來到了盧克索地區,不少人尚且對我們充滿了興趣。沒一會兒我已經看到過好幾個來打聽我們工作的隊伍了,其中不乏有對地下神廟好奇的。可見風聲還是漏了出去。

領隊也是老油條,對於考古發掘經驗他積極地用著不那麼熟練的英語和對方交流,一旦涉及了地下神廟,回複隻有:“發掘工作還沒有完成,多謝關心”。

滿場子打完招呼大家就四散開來去拿東西吃了。

我掃了一圈,現在在場的基本上都是正經的考古學家,沒什麼可疑人物。我也沒啥社交需求,趁大家都在互相攀談就去填五髒廟。在埃及最磨人的除了天氣以外,就是沒豬肉吃。當發現這裏的自助餐桌上有豬肉刺身的時候,我積極地湊了過去。

有人和我同時對那盤美味伸出了手。

“不好意思你先來吧。”

“你先吧。”

我倆把眼睛從餐桌上□□,互相打了個招呼。

這是個壯實的西方人,像是紅土地養出來的。雖然有了些年紀,但看著身體不錯。剛剛他伸向食物時我看他手背上有招搖的刺青。這會兒對視後才發現他的臉上也有,配上灰白的胡子有種說不上的狠戾感。然而跟我推讓的時候卻溫和又有禮貌,讓我不好意思以貌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