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35章 同氣連枝(1 / 2)

慶父還是讓慶脆脆進門了,雖然不情願,但是慶脆脆說以後每天給家裏一枚銅板,一個月有三十個銅板,慶父覺得劃算。

從裏正家回來的第二天,慶脆脆就傳出風聲,說慶翹翹已經醒了,但是卻沒看清惡人的臉孔,聽口音像是外鄉人。

不管別人是如何同情如何可憐,心裏早就判定慶脆脆不幹淨,非良身,叮囑家裏的閨女同她疏遠。

慶母一邊淘洗江米一邊道:“翹翹也不愛出門了,倒是和胡家那個閨女雖然天天吵天天鬧,但是不孤零。兩個人還湊在一塊商量新衣服上該縫什麼花。”

慶脆脆聞言淺笑,“燕來原本和我近,我成親家裏有生意,她不好多來。和翹翹處一塊也不賴。”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以往家裏都是江米黃米粽子,今年她成親,家裏的生意也好,買了四十個鴨蛋,鹹鹽醃過,打算包鴨蛋黃粽子。

臨海鎮人一貫過節都是自家包粽子,有北地購買的高粱米和黃米,也有本地的稻田米和糯米,粽葉包好上大籠蒸好,軟滑香甜的米糕沾上少許糖粉,入口粘糯。

慶母將又一個鹹鴨蛋包進粽子裏,有些擔憂:“這鹹口的粽子沒見過,也沒吃過。包四十個是不是太多了?”

她眼神落在大閨女跟前的盆裏,那還有一大盆本地做法的甜粽子的原料,瞧著能包上七八十個呢。

慶脆脆解釋道:“家裏做生意,跟鎮上的買賣主家不能生疏,一家送上一些。再給您送些,給婆家大房送,給外家送點,秦家和楊家,裏正家都送了,留不下多少。”

時節熱了,多了包下也存留不住。

慶母聽她盤算有譜,這才放心,又道:“翹翹說上一次給秦楊兩家的銀元寶算她自己的,讓你從那十兩銀子裏麵扣。”

慶脆脆點頭,她成婚了,雖然丈夫唯她話不二,但是她不能理所當然,掏銀子買藥已經花了七八兩,算是她這個做姐姐盡心了,給秦楊兩家的銀子讓慶翹翹出也合適。

“胡娘子肚子大了吧?”

慶母嘴角扯出一個弧度,“她進門快滿三個月了,肚子算來四個月,瞧著腰線都粗了不少。”

“她也怕村裏人瞧出不對勁,天天都是敞衣衫,不死盯著瞧不出什麼。”

她如今對丈夫的小妾看淡了,二閨女的事情後,她大變性情。同二房說話客客氣氣,但是腰杆能立住,手頭有進項,貼己小匣子沉甸甸的。

她算是看明白了,丈夫就是個孬人,窩裏橫的主,她隻要比他橫,保準丈夫老實閉嘴。

人一但想開了,什麼愁氣都散了。

她昨日領著二閨女去鎮上了,扯了兩大匹的好料子,還買了婦人養身子的三紅湯藥材。

以前去鎮上看有錢人家闊氣,竟然舍得一碗十個銅板的羊肉粉湯,昨日她和二閨女一人喝了滿滿一大碗,一路上歡喜地都哼調子。

慶脆脆聽她娘說了在鎮上的見聞,跟著笑,“家裏海貨生意好,這時節黃花魚不多了,現在改收珍鮑蝦貝類,個頭比魚小,但是一斤價錢能頂魚肉的兩三倍。所以我們盤算著在鎮上開一間鋪子。”

如今花溪村王二家的名聲已經打出去,每逢市集,背簍不等解開,早就有人開始排隊了。

有的人家是買散貨,一次也就一兩條,有的卻是盯上大分量,一開口就要包圓,她覺得在鎮上開鋪子的時機已經到了。

慶母驚喜地看她,“這麼快就要開鋪子了?”

她骨子裏還是小心本分,“要不要再掙上兩個月,我瞧著村裏人這時候莊稼地沒活,大小都往海邊去呢。”

慶脆脆已經打定主意要開鋪子了,而且是盡快。

端午過後,就是梅雨季節,一連十來天都是陰雨天,有時候還有海潮翻浪,經驗老道的漁家都不敢出海冒險。

所以這幾天她不僅收花溪村村民的海貨,跟臨近的幾個村落都傳了話,都是一樣的價錢收。

小院子滿當當的,架子上曬得都是海貨。

每次送貨都雇村裏的牛車,農忙的時候牛要在地裏幹活,隻能人背。

今天王二麻子出門的時候,慶脆脆囑咐他買一頭螺子回來,牲口抗苦力,她好幾次都看丈夫偷偷揉著腰眼。

有了小騾子,王二麻子比尋常早回來一個時辰,憨厚的臉上滿是笑意,衝妻子得意,“回來的時候,我特意在從村裏過的,村裏人都說著螺子選得好。”

騾子分驢騾和馬騾。

自家的這一頭是驢騾,性情溫馴,黑亮的眼睛跟會說話似的,一下子虜獲了三葉子的小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