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天子(2 / 2)

可老太師的話卻還留了一半兒。下了朝,南書房內,太師又單獨拜見了後玨。

此時的天子態度仍舊謙和,皇家禮儀其中之一,便是尊師重道。

“太師可還有別的事務要稟?”

隻見老者雙眉緊鎖,溝壑之中,是滿滿的憂愁。他侍奉過三朝後主,更是後玨恩師中,碩果僅存的一位。於權術之道,他自認為是個中翹楚。

“吾主,老臣今日冒大不違,也要將此話道出。為人臣子,為主憂為主慮,是為忠。陛下若能聽老臣一言,老臣死也瞑目。”他表著拳拳心意,不過可惜了,他腦子裏想的,卻大相徑庭。

後玨一聽此言,大概猜到了對方所指。他心裏不悅,不過臉上還裝作不解:“太師莫要如此,究竟所為何事?嚴重如斯?”

太師一臉凝重,仿佛明日就要大難臨頭:“老臣懇請陛下,盡快削奪北征大將軍兵權。”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聖明天子的神色微不可察地一動,這隻老狐狸,唯恐天下不亂!

老狐狸卻絲毫未覺察到後玨的不滿,聲淚俱下:“陛下,且不說舊事。單是近些年,慕容將軍在汜河之外,陰山之麓,先是攻城掠地,再施以教化,陸續建起三大鎮。老臣甚至聽到一則傳聞,北疆碩人族竟不知大晟有天子,隻奉慕容雲闕為尊。”他隱晦地帶過往事,一番慷慨陳詞,年老的身軀似乎承載不住這顆忠心,全身都誇張無比地顫抖起來,連帶著胡子眉毛一起亂舞。想必他是十分滿意自己的表現。

不過這位聰明了一世的老太師,此番卻押錯了寶。他根本就不清楚,後玨對慕容的信任,早已超過一切,不需要任何理由。

再者,滿朝上下,又有幾個臣子是沒有聽過這樣的傳言呢?隻是他們避重就輕裝聾作啞,維持著表麵的風平浪靜。這點上看,這位帝師倒是“忠心耿耿”。他敢於說出大多數人心裏想著嘴上卻不敢說的話。他態度堅定地表明了自己的忠心。暗示著國中或許存在的巨大危機。

可他卻犯了天子大忌,為人臣子,卻如此自以為是,揣測上意,還在那邊沾沾自喜。

後玨但笑不語,隨後答道定會好好考量。看著這位老臣的背影,後玨開始思索,除了朝堂,哪裏會更適合這位心思活躍的老臣。

後玨辦事雷厲風行,三日之後,一紙詔書便送到了太師府。不過沒有老臣心中渴望的榮譽獎賞,而是滿紙體恤,總結下來就一句:打發他告老還鄉。

太師呼風喚雨一輩子,結局卻是這般猝不及防。叫人唏噓,也叫人惶恐。

朝臣再沒任何疑惑,後主寵信慕容將軍,由不得任何人中傷,哪怕是一句汙蔑,後主也不會手下留情。仁慈的後主,卻在將軍的事上,盡顯鐵麵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