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能找川川兒(1 / 2)

宋致遠發言:“材料主管要有個副手,管閑雜材料、小采購,新並的那幾個項目能不能完成一個團隊的整合?童總要思考一下。

基層技術人員:招聘+培養+穩定,項目經理隻當做是個組織者。

至上而下推廣未必好,培訓好了是為你所用。

假如明年事業部要完成十個億,怎麼辦?

初步估算了一下,約缺六個項目總監。

徐安平現在分管的人有61個,廖長江分管人的有21個。

1個億的項目部約需要40個人管理,十個億是需要400個人。

現在僅有百把人,完成產值約三億,但是到處都是人力缺口。

市政目前做約5億有200多人,照這個推算十億也是要用近400個人。

童總的人基本可以分成兩個成建製的項目部,缺的人手用新人來補充。

四個副總開單子給李雯雯,年底前完成人力資源的儲備。

要學會珍惜身邊的人,要用人所長。

綠化勞務交給生產副總去發掘,開年勞務會成為發展的大瓶頸。”

童玲發言:“最混亂的還是勞務,技術能力較差,栽下去的苗木死了,談不上藝術效果,更談不上經營成果。

有一家的勞務是部隊式管理,他劃分的單位是團、營、連、排、班等。

勞務迫切地需要有機的組織。”

廖長江發言:“勞務、班組,現有較固定,可以責任製到人。

人力資源嚴重短缺,帶班的班組長、修剪技術的工人應該加點錢。

培訓出來的工人,要求穩定,要避免窩工,可采取小分包。

工資水平低,隊伍是不穩定的。

一般說來,村支書的老婆是比較容易幫助解決民工短缺的問題的。”

彭思遠發言:“零工工資高的問題,要給定個量來解決,要有自己的技術隊伍,要形成較好的考核辦法。綠化勞務分包還是采用自有工人,要根據項目的具體環境情況來確定,不要去搞一刀切。如何管理技工要轉變,不能像對待普通工人那麼幹。”

廖長江發言:“對勞務分工種,待遇區別對待即可,普工一個月約2000多元,就比較容易穩定。”

童玲發言:“修剪組長需要高一點,自有工人比臨時抓來的工人,效率不知道要高多少倍。還能夠降低項目管理人員的管理風險。”

宋致遠發言:“按公司目前的情況來說,完全靠公司養自有工人隊伍是解決不了的,不可能去養那麼多的工人,已經在做試點了,不過還沒有明確的結果。還是要保留部分優質的綠化勞務隊伍。

關於修剪吊裝,一個生產副總約需50人的隊伍。

365天X50人X120元每天=219萬元。

這幫工人幹兩個月後,開始給他付前一個月的工資,春節的工資緩發,待來年上班後可付。以兩年為期限,在這個時間空檔內,我們再去挖到最好的綠化施工隊伍。

苗木成活率提高5%是很容易實現的,所以建議要往找大的綠化勞務隊伍的方向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