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德仁和孩子們賞雪賦詩、興高采烈的時候,秀蘭走出房門,一看見他們的樣子,不免又可氣又可笑:嗨,你看你們一個個雪人似的,也不知道準備過年的事情。娃他爸像個白胡子老兒,娃娃頭似地帶著一幫孩子成性。
紅梅抱住秀蘭:媽,別埋怨我爸,是我們要和爸爸一塊兒賞雪賦詩的,這是正常的文化活動,有什麼可指責的?
紅梅幾句話說得秀蘭啞口無言,支吾一會,這才說道:就算你們作詩有理,也該買一些過年用品。
紅梅說:家裏柴米油鹽,啥都不缺,鴛鴦姑姑送來豬肉和大米,自強叔叔送來蔬菜和白麵……
秀蘭用食指戳著紅梅的額頭:就你能說
會道,有東西還得做熟呢。
紅梅說:媽,我在姑姑家學會了一套做菜的本領,今天你就看看我的手藝。
於是大家互相拍拍打打,拂去身上雪花,走進屋裏。秀蘭又開始埋怨了:掌櫃的,我說你這個強脾氣也該改一改了,在農村過年從來不買鞭炮,說是既省錢又安全,惹得大家笑話了你十幾年。現在進城了,咱家買鞭炮、煙花的錢還是有的,人家買七八十元,咱買一二十元,總可以了吧?無論如何,大過年的,放放鞭炮,衝衝晦氣嘛。
德仁說:老婆,咱家過年是喜氣盈門,哪兒來的一點晦氣?沒有必要買鞭炮。我還是堅持我的觀點,放炮不大安全,何況城市裏人群密集,放煙花爆竹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會損害人的身體健康。再說鞭炮聲音巨大,也會驚嚇了嬰兒和年事已高、身體有病的老人。
秀蘭生氣的:算了,反正我說不過你。
逢玉、懷玉一聲響:媽,姐姐是女孩子,不敢放鞭炮;我們雖然是男孩子,卻不喜歡放鞭炮,也不會放鞭炮。爸爸要是買來鞭炮,難道你放不成?
秀蘭緊繃的臉鬆弛下來,噗嗤一聲笑了:嗬嗬,你看這兩個孩子,既然你們沒有男子漢的英雄氣魄,就不用買鞭炮了。那麼,你們過年也就別想熱鬧了。
逢玉、懷玉異口同聲地:他們放鞭炮我們聽,他們放煙花我們看,照樣熱鬧呀!
大家全都樂了。說話之間,紅梅、秀蘭一齊動手,一會兒就把年夜飯做好了。德仁說:孩子們,聽我的命令,端上飯菜,過單身樓去,和爺爺共度除夕,咱們來個全家福。
秀蘭看德仁對自己的父親這樣關心,也很高興,於是動用了托盤等器具,一次就把飯菜端了過去。老人正眼巴巴地等著過年,一看湧進來這麼多人,飯菜擺滿了桌子,激動得熱淚盈眶。孩子們齊聲喊道:爺爺,新年好,我們給你拜年了!敬祝爺爺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壽無疆!
孩子們一齊給老人鞠躬,老人先是高興,激動,接著便是驚恐萬狀:使不得,使不得,萬壽無疆是領袖專用的,我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哪裏承受得起?
紅梅笑笑:爺爺,這都啥時代了?老黃曆看不得,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萬壽無疆就是祝福人們長壽的意思,你老人家勞苦功高,是完全承受得起的。
老人這才平靜下來,樂嗬嗬的:孩子們,你們給我拜年,我得給你們壓歲錢才是。
孩子們知道老人行動不便,身上不裝錢,有錢也花不出去,便說:算了,爸媽給我們壓歲錢的。
誰知道,老人在身上一摸,掏出一遝錢來,給四個孩子一人一張十元鈔票,孩子高興地說謝謝爺爺。原來,德仁提前已經把錢給了嶽父。秀蘭看德仁把事情安排得這麼圓滿,心裏也很激動。於是,年夜聚餐正式開始,紅梅給大人每人倒了一杯葡萄酒,給小人每人半杯葡萄酒。紅玉不會喝酒,沒說什麼,兩個小男子漢嚷嚷開了:姐姐不公平,給大人一人一杯酒,我們一人才半杯酒。
紅梅端起自己的酒杯:看,我也是半杯酒。
逢玉、懷玉說:可你不是男子漢,男子漢就要會喝酒。
紅梅吃吃地笑著:你們畢竟是小孩,沒喝過酒,我怕你們喝醉了發酒瘋,下不了台。
德仁說:不急,你們先試著喝,如果覺得好喝,能喝,再續酒不遲。
逢玉、懷玉笑了:還是爸爸通情達理。
秀蘭埋怨的:你們還誇你爸呢,他這人做事軟不塌塌的,不能堅持原則,孩子都是他慣壞的。
德仁沒吭氣,紅梅不同意了:媽,誰慣誰呀?父母把孩子養活大了,孩子應該學會獨立生活,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自己不努力,自甘落後,不能怪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