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翠竹千萬竿(1 / 2)

鴛鴦收養紅梅做了女兒,秀蘭知道對於紅梅來說是件好事,對於自己來說也減輕了負擔,可她心裏總覺得沉甸甸的,酸兮兮的,空落落的,好像失掉了一件寶貝似的。德仁看著秀蘭惘然若失的樣子,真替她難受。其實紅梅被鴛鴦收養,他心裏也不好受,可是為了滿足鴛鴦的要求,填補她空虛的心靈,她隻能忍痛割愛了。秀蘭常常說紅梅是他的心尖尖,是他的寶貝疙瘩。唉,男人的心胸畢竟開闊一些,這件事情慢慢地就釋懷了,可是秀蘭一時之間還解脫不了,德仁便提議出門遊玩一次,讓大家放鬆一下。

出遊這天,紅梅也來了,她放心不下爸媽,特別放心不下媽媽,她給爸媽帶來了好吃的糕點,給媽媽買了一身時尚的衣服,秀蘭穿在身上,十分得體,好看,紅梅拍手笑著:媽,真好看,一下子就年輕了十幾歲。

秀蘭的眼淚卻忍不住簌簌地落下來:你還認得這個你媽,年輕漂亮的鴛鴦才是你媽。

紅梅緊緊地抱住秀蘭,聲淚俱下:媽,你還是我親親的親媽。

德仁看著這個場麵,也有點心酸,他還是耐心地勸慰秀蘭:咳,別難為紅梅了,你是她的親媽,鴛鴦是她的養母,她還會常常來看你的。說良心話,紅梅住在美院,鴛鴦比我們還關心她,吃的,穿的,用的,都全管,還輔導她學習美術,其實人家已經早就在盡父母的責任了。

秀蘭點點頭:誰說不是呢?我隻是心裏難過嘛。

於是,一家人乘車向秦嶺奔去。車窗外掠過的是關中平原秀麗風光,金燦燦的陽光灑滿田野,綠油油的玉米苗鋪天蓋地,村莊旁的麥秸垛宛如一個個碩大的饅頭,一道道清水河裏水流滾滾而去,

隱隱約約的田野牧歌輕輕飄來,人們掩飾不住的欣喜笑容,從他們的眼前一晃而過。紅梅望望秀蘭:媽,經常住在城裏,連個莊稼也看不見,今天總算飽了眼福吧?

秀蘭笑著點點頭,紅梅摟住秀蘭說:我媽笑了,我媽開心了。

紅梅轉身對著德仁:爸,麵對著這樣優美的田園風光,不可無詩啊!

德仁說:人們常說風景如畫,紅梅,你怎能無畫而歸呢?

逢玉說:是啊,大姐應該畫畫的。

紅玉哈哈大笑:逢玉,你叫錯了,大姐出門做養女了,我現在升官當大姐了。

懷玉說:不許瞎說,大姐咋還把咱爸咱媽叫爸媽呢?

紅梅甜甜地笑著:弟弟妹妹,我還是你們的大姐,我還是爸爸媽媽的親女兒,乖女兒。

聽著紅梅這出自肺腑的話語,秀蘭熱淚盈眶,德仁也感到了一種親情的慰藉。紅梅說:爸,我是要畫畫的,可是汽車晃動很厲害,沒法動筆,你還是先來一首詩吧。

德仁笑笑:汽車晃動,把我的詩都搖跑了,一句也沒有了。

紅梅說:爸,我知道,你肚子裏的詩歌多著呢,就是搖跑了十首八首,還會有三首五首的。

德仁說:我來試一試,看看能不能瞎謅出一首詩。你們聽,不入耳的地方,可以提意見:

少陵塬西車如飛,

潏滈灃澇清淩淩。

秸垛圓圓秋苗翠,

山色朦朧有無中。

孩子們一齊拍手,紅玉說:爸爸這首詩寫得很好,時間地點交待得很清楚,景物描寫畫龍點睛地幾筆,給人印象深刻。具體的特點我也說不清,還是請大姐詳細分析吧。

紅梅當仁不讓的:好,我來詳細分析,誰讓我是大姐比你們多喝了幾年墨水呢?少陵塬西車如飛,我們是往西走的,而少陵塬在西安的南邊,是有名的古塬。這句詩就是說明我們離開西安向西疾駛,一路之上,越過了清淩淩的潏水、滈水、灃水、澇水,到了周至境內。圓圓的麥秸垛,青翠的玉米苗,描繪出一幅優美的田園風光。汽車向南駛去,遠望秦嶺,雲霧繚繞,山色也就忽明忽暗、若有若無了。

逢玉說:好,經過大姐這麼一分析,爸爸這首詩更加形象鮮明,生動活潑,平易近人了。

懷玉發問道:爸爸,我們這是往哪兒去呀?

德仁還沒回答,汽車旁邊院牆裏一株高大的古柏吸引住大家的視線。古柏已經枯死,而它光禿枝杈上三個姿態奇異、栩栩如生的蒼鷹,依然閃耀著生命的光彩。逢玉喊道:這分明是三隻老鷹啊,好像是人們雕刻好了安放在枝杈上一樣。

紅梅說:我們到這兒寫過生,這柏樹就叫三鷹柏,是柏樹枯死後經過長期的風吹日曬雨淋枝椏衍變而成的,完全是自然形成的,哪裏有人工雕琢的痕跡?

逢玉羨慕的:大姐,果然是見多識廣,那麼你知道我們這是往哪兒去呢?

紅梅說:去樓觀台呀!我發現你這人不動腦子,也不長記性,一路上人們說過多少次樓觀台了,你怎麼總是記不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