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再精銳的軍團麵對如此龐大數量的時候,也是會累會有損失。
畢竟是幾萬人,哪怕是幾萬頭豬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援軍上去之後,接連擊潰了三個萬人軍陣,之後就扛不住了。
羅馬軍團是精銳,可揮舞兵器砍人也需要力氣,兵器用久了也會破損,身上甲胄哪怕是被石頭砸連著砸,也會逐漸破損。
又渴又餓又累的羅馬軍團,戰鬥力自然也是飛速下降。
等到第三個千人隊上前支援的時候,他們麵對的軍陣已經換成了少部分老弱,大部分青壯。
短劍與盾牌開始普遍性的出現,甚至部分人的身上還穿戴著甲胄。
比起之前的那些老弱軍陣來說,戰鬥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羅馬人現在麵臨巨大壓力,他們的士兵一分為二,一半在攻城一半在打援。
偏偏哪個方向上都無法形成優勢。
“真沒有想到。”
麵色鐵青的格雷博,握著馬鞭的手不停顫抖“那個角鬥士,居然有這本事!”
格雷博也有自己的計劃,是很簡單的圍點打援。
畢竟就算是攻下龐貝城,也隻不過稍稍緩解他身上的壓力而已。像是龐貝城這樣的地方,繼續往南的話還有許多。這麼一路追下去,何時才算是個盡頭。
所以他用龐貝城為誘餌,想要吸引起義軍的主力來援從而一舉擊破。
戰術沒有問題,唯一的問題就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對手。
他沒想到那些起義軍的數量如此之多,戰鬥力也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樣差勁。
現在攻城部隊短時間內撤不下來,就算是撤下來那也得修整補充才能投入戰鬥。
身邊隻剩下最後一個千人隊的格雷博,再一個又一個起義軍軍陣出現之後,逐漸陷入了絕望之中。
至於說他覺得李想厲害什麼的,那真是想多了。
李想在這方麵的本事,完全是來自於低端的電腦遊戲,還有各類主流文人所鄙夷的低端網絡文學。
純粹隻是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最大程度而已。
既然人數多,那就用人數去碾壓。
既然一窩蜂的上很容易被打崩之後全軍潰散,那就分開軍陣一波波的上。
既然戰鬥力摻差不齊,那就幹脆分配好,從弱到強輪番安排。
李想懂的就隻有這些,再高明些的戰術謀略什麼的,那就是為難胖虎了。
可就算如此,卻是將起義軍這邊的數量優勢發揮到了極致,將質量弱點掩蓋到了極致。
格雷博這邊自大分兵,又想攻城又想打援的,反倒是主動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當格雷博親自帶著最後一支預備隊,艱難頂住了一波軍陣的攻勢,隨後看到又一座軍陣順理成章的出現的時候,他再也頂不住了。
沒有絲毫猶豫的,格雷博騎著馬帶著少部分的羅馬騎兵當即掉頭就跑。
而主將的這個舉動,直接引發了正在苦戰的羅馬軍團的崩潰。
抗住戰線的羅馬軍團迅速崩潰,他們丟下兵器扔掉盾牌脫去甲胄,以一種非常不堪的方式掉頭逃跑。
這一幕刺激到了前線的起義軍,士氣爆棚之下一窩蜂的追了上去。
“這樣太亂了。”渾身浴血的斯巴達克斯來到李想身邊“亂哄哄的追擊,一旦遭遇反擊立刻就會崩潰。”
“無所謂。”
李想對此倒是看得開“本就是烏合之眾,這一戰也是泥沙俱下進行淘換。不能再要求更高了。”
的確,能夠打成現在這個樣子,的的確確是不能對這群烏合之眾們要求更高。
俗話說的好,一點破全麵破。
打援的羅馬軍團崩潰之下,直接帶動了還在攻城的羅馬軍團一起崩潰。
原本已經部分突入龐貝城的羅馬軍團,見到城外山崩一樣的潰敗之後,沒有絲毫猶豫的直接轉身就跑。
華夏那邊,麵對遊牧騎兵的時候也經常能夠擊潰,可擊潰之後的追擊卻大都戰果不顯。
原因很簡單,遊牧部落騎兵為主,是真正意義上的轉進如風。
可羅馬人這邊卻不一樣,他們是真正的步兵為主,隻有很少數量的輔助騎兵。
格雷博倒是能夠跑出去,畢竟他騎著馬。
可足足大幾千的羅馬步卒們,卻是在接連作戰許久已經力竭的情況下,根本無法逃脫起義軍的追擊。
這場從清晨開始的大戰,一直持續到了夜幕降臨才宣告結束。
根據阿舒爾的粗略統計,羅馬人那邊被滅了大約七八千的樣子,其中俘虜隻有千餘人。
俘虜這麼少不是因為羅馬人多麼頑強,而是追擊的那些奴隸深恨這些羅馬軍團的士兵,經常性的殺俘。
而起義軍這邊的損失就要大的多了,各種損傷流失逃亡等等至少好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