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門前本就安靜,因她這話,諸位連呼吸都不由放輕幾分。
陸霜雲看向左側,尉氏春燕,正麵上淺笑,故作好奇。
她神情更冷,滿臉嫌棄,捏起錦帕,嫀首遮在鼻子前,“你出門前是吃大蒜了嘛?嘴怎麼這麼臭?”
“噗嗤”一聲,左佳慧沒憋住,最先笑出聲。
三人身後,或高或低有嗤笑聲傳來。
尉春燕笑容一僵,猛地回頭嗬斥道:“笑什麼?太子妃宮門前哄鬧,哪一個嫌自己命長?”
“你何必惱羞成怒。良娣位份不比她們高多少,拿什麼主子架勢。不知道的,以為你才是太子正妃呢。”
陸霜雲神情不動,還是先前的站姿。
先前尉氏拿什麼話中傷她,現在她就用同樣的手段還給她。
她可記得,上一世自己溫吞忍讓,尉氏卻得寸進尺,屢屢以這種不入流的手段抹黑自己的名聲。
那時候自己深受煩擾,想來,這滋味,並不好過吧。
她掃一眼對方漲紅的麵容,並不在意是否結仇。
一場小小爭執,候在門外的宮女內侍早已洞悉,一等宜春宮大門開,太子後妃入內請安後,轉眼便傳到各處。
崇文館
太子謝玄聽聞內侍傳話,無言片刻,看向下首的人,“孤記得,你之前說謙嘉的妹妹性情柔順,寡言喜靜。所言非虛?”
謙嘉是當今禮部侍郎陸清河大人之子,陸越,的表字。而昨日入東宮的雲良娣便是陸謙嘉的嫡親妹妹,陸霜雲。
下首之人同樣疑惑,掏出袖中的一張紙條,念道:“子和兄,求告:家妹霜雲柔順似春水,寡言如木樁,煩請進言太子,多多珍愛。東·越留。”
他反複看了幾次,肯定道:“回太子,謙嘉兄用了求告一詞,可見內心真切。雖後麵用詞不太妥當”
說自己妹妹是木樁什麼的,當哥哥的到底是什麼說出口的?
太子努力回憶昨夜情形——
奈何與之相處較短,腦海中隻一瘦削身影,再無其他。
“孤覺得能說出‘你出門前是不是吃了大蒜’這樣話的人,應該不寡言。子和覺得呢?”太子一本正經道。
子和拱手點頭,“太子英明!”
天下馬屁永遠不穿!
英明的太子丟下手中《治國策》,雙手背後,闊步外走,“走,去宜春宮一趟。”
屋外內侍應和一聲。
崇文館內侍無奈地搖搖頭,上前整理散亂滿桌的書冊。
動作規矩,眼神正直,待看清所謂《治國策》內裏真相,頓時睜大雙眼,麵紅耳赤。
好一本妖精打架詳情圖!
太子真是不成器呀!
內侍輕輕搖頭,麵容卻違和地輕鬆下來。
/
一路走得不慢,距離後妃進宜春宮不過半個時辰,太子謝玄隻在花園中選芙蓉花耽擱了一刻鍾,再到宜春宮便見大門緊閉了。
請安不是需要兩三個時辰嘛?
他懷疑地抬頭看看日光,已經到了辰時了?
宜春宮守門的內侍眼神示意另一個進去彙報,一邊回道:“今日是請安的大日子,奈何”
內侍為難不已,“奈何請安的雲良娣自稱罪孽不輕,擾了太子妃安神,哭鬧著要去通訓門前長跪請罪。”
宜春宮人阻攔不及,哄鬧著便由人跑了。
剩下請安的也不好再留,不然又是一頂‘擾太子妃安神’的罪名扣下來。
“好好的,怎麼就擾太子妃安神了?可是發生了什麼?”謝玄問道。
內侍哪敢多言,便是聽說太子妃拈酸指責雲良娣打扮愈矩,此時也裝作不知道。
正這時,宮門再次大開,內裏伺候的宮人如潮水般湧出,被擁在當中的女子一身太子正妃宮裝,束高髻,麵上妝容不減,卻眼淚漣漣。
口呼‘太子千歲’,一邊吸著鼻子跪在地上問安。
瞧著可憐地很。
這是他第一次見自己的正妻——關隴大族王氏嫡女,王昭芸。亦是父親試探自己的一步棋。
謝玄並未扶人起來,隻垂目,道:“孤昨夜醉酒失了方向,這才宿在棲琅閣。萬望太子妃涵重,莫要傷神。”
雲良娣因擾了太子妃安神,自請跪去通訓門前。
太子此時卻來了一句‘太子妃涵重’
這莫不是在說太子妃無容下之心,善妒?
天神呀,這可是好了不得的事情。跪在門前的內侍心中惴惴。
跪在地上的佳人一僵,大袖之下,修剪地圓潤飽滿的指甲漸漸蜷成拳,過半晌,內侍聽太子妃哽著聲音,“妾身曉得了。”
哎這就對了。
東宮之大,太子為尊,怎麼能因為太子恩寵一良娣,正妃便使小性子呢。
看,管你是關隴還是江淮出身,出嫁了,能指望的還是夫君。更何況是天家。
內侍之前還因為太子妃娘家勢大,心存畏懼,失了平衡,現自覺有太子當家,頓時氣足。
太子輕飄飄一句話後,起駕通訓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