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醫院風波(1 / 2)

年輕人見對方並不算真正的“自己人”,而是根據祖上傳下來的辦法擺下個求援陣,眉頭微微皺,不過老人上了年紀,確實也不易,加上也算半個“自己人”,算了,就當江湖救急吧,隻是自己初來乍到,加上囊中羞澀,心有餘力不足,隻能盡力而為了,還好包中帶有兩萬現金,給他一半也無妨,既然想幫師父了卻一點“遇洪門弟子相求,當盡心一二”的心願,拿出一半夠意思了。

年輕人很快釋然,也不多言,不再盤道,取下旅行包,從裏麵拿出一遝錢出來,足有一萬,也不管老人夠不夠,放到一邊,取左起第二杯飲之,長身而起,大步而去。

這個茶陣是洪門古老的暗語,也叫忠臣陣,向同門求援用,如為寄托妻子而允諾著,由左邊起取第一杯飲之;如借錢財而允諾者,取第二杯飲之;如求救生命而允諾者,取第三杯飲之;如求免危難而允諾者,取第四杯飲之;如不能允諾,更變杯之位置取飲之。年輕人放下錢財,即為允諾,自當取第二杯飲之。

洪門弟子滿天下,彼此未必認識,隻能靠隱語、切口互通,隻要是門內的人都識得此陣,洪門規矩第七誓:遇有兄弟困難,必要相助,錢銀水腳,不拘多少,各盡其力,如有不加顧念,五雷誅滅。年輕人不算真正的洪門中人,但師父是,和洪門算得上淵源頗深,遇見了自然出手相助。

洪門規矩森嚴,外人不足道也。

老頭目瞪口呆的看著一遝厚厚的鈔票,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拿起來細細觀看,確定無假後,回頭看向遠去的年輕人方向,已沒了蹤影,子女不孝,生活難以為繼,擺下求助茶陣,原本不報任何希望,沒想到一個萍水相逢的年輕人不問緣由就塞給自己一萬塊錢,趕緊將錢收好,撤了茶陣,不顧周圍商店中人好奇眼光,匆匆離去,生怕被自己子女知道,這點錢又沒了。

年輕人很快將剛才的事情遺忘,來到巷道盡頭,左右看看,並無熟悉感覺,遺憾的搖搖頭,隨意信步,不覺來到派出所門口,想了想,大步進去,遇警衛詢問,要求身份證登記方可入內。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年輕人掏出身份證來,遞了上去,熱情地問道:“戶籍查詢在什麼地方?”

警衛看了身份證一眼,咦了一聲,隻見上麵寫著外國字樣,除了一個“wuyong”的姓名拚音外,其他全然不懂,知道是華人外賓,不敢大意,小心的將證件還了過來,說道:“前麵左轉就是。”

年輕人道了聲謝,來到戶籍科,找到辦公室,辦公室有一男一女相對而坐,不知道在忙些什麼,年輕人輕輕敲響房門,問道:“打擾一下,我來谘詢的,請問現在方便嗎?”

男的看了年輕人一眼,沒有動,繼續忙乎著在鍵盤上敲打著什麼,女孩看上去像剛參加工作,有些青澀,主動迎了過來,示意年輕人坐下後,倒了杯水問道:“你好,我們這裏是戶籍科辦公室,你想谘詢什麼?”

“我的身份,十五年前我從這座城市被人拐跑,除此之外一無所知,不知能否查詢到蛛絲馬跡?”年輕人認真的說道,深邃的眼睛裏閃過一絲期盼。

“十五年前?”女孩臉上閃過一絲驚訝,很好奇對方為什麼不早點來查詢,但畢竟是隱私,問多無益,也不屬於自己工作範疇,將水遞了過來,說道:“十五年前的檔案不太齊全,你能提供的線索又有限,我不敢肯定,你需要做一個dna鑒定,好和十五年前報失的家長做比對,這樣找起來容易些。”女孩解釋道。

“沒有問題,我這就去醫院,過兩天結果出來後再來,打擾你了。”年輕人尋思著有理,禮貌的起身告辭,朝外麵走去。

出了派出所,年輕人攔了輛出租車,十分鍾後來到海城人民醫院,醫院門口人頭攢動,抱小孩的,等人的,陰沉著臉從醫院走出來的,兜售掛號號碼的,不一而足,年輕人目不斜視,大步走了進去,卻看到一幕奇怪的現象。

隻見醫院大堂有三個人跪在地上,披麻戴孝,其中一人抱著一副遺照痛哭不已,周圍滿是圍觀的人,議論紛紜,說什麼的都有,幾名保安局促的站在旁邊,驅趕也不好,不驅趕更不好,奇怪的是沒有院領導出來調解。

“讓讓,讓讓,”一個聲音從後麵傳來,幾個人分開人群,擠了進來,正是一家地方媒體,媒體對這件事很上心,漂亮的美女記者一點都不發怵,蹲下去采訪起來,三人一看是記者,仿佛見到了包青天一般,痛訴事情的緣由。

年輕人旁聽了一會兒,沒了興趣,不外乎醫患關係惡化的事情,孰對孰錯,難以判斷,便去掛號,隊伍很長,等了十幾分鍾才輪到,一問之下,得知隻有下午的號,上午看不成了,年輕人看看腕表,已經是十一點四十分,笑笑,表示下午就下午,掛了號,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