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72章 差價(2 / 2)

“叔,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覺得,憑本事掙錢的,都是好樣的!”

無論今世今生,周恒都堅定不移的認為,通過勞動掙錢,都是值得尊重的。

得到周恒的認同,老石很開心,嘴角露出開心的笑意。

“周老板,你盡管問,隻要是我知道的,一定全都告訴您!”

老石開心的說。

周恒最關心蠶繭銷售價格,先讓老石說說這方麵的問題。

“周老板,蠶繭價格是有浮動的。”

老石出聲介紹道,“春蠶蠶繭的價格最高,秋蠶略低一些,現在養的夏蠶,價格則最低。”

由於夏天天氣炎熱,采摘桑葉、給蠶喂食等更為辛苦,蠶繭價格反倒最低,這讓蠶農很無奈。

“哦,具體什麼價位?”

周恒出聲問。

老石抬眼看過來,答道:

“周老板,春、秋兩季蠶繭一斤五、六塊錢,夏季隻有四塊多!”

“至於具體價格,每年都不一樣,但上下浮動不大!”

周恒輕點一下頭,出聲問:

“也就是說,夏季的蠶繭很難超過五塊!”

“沒錯,去年夏蠶隻賣了四塊五一斤,今年還不知怎麼樣呢!”

老石滿臉憂慮的說。

“你們的蠶繭一般賣給誰?”

周恒問道。

“有人上門來收,每年人都不一樣,但從去年夏蠶開始,我們村裏人都賣給史老板的。”

老石故作神秘道,“聽說史老板在蠶絲廠有關係,他給的價格比其他人高。”

看來史家豪並非自吹自擂,他在蠶農中威望很高,深受他們的器重。

這對於周恒而言,並非好事,必須慎重對待。

“史老板和其他蠶繭收購商相比,收購價高多少?”

周恒急聲發問。

這一問題對周恒來說,至關重要。

要想和史家豪競爭,必須摸清他的底細。

“我記得很清楚,去年,夏蠶我賣給史老板,四塊五一斤。”

老石出聲道,“鄰居賣給其他參見收購商的,隻有四塊三,為此,他氣的三天沒吃下飯!”

雖說隻有兩毛的差價,但對於辛苦勞作的蠶農來說,卻非常重要。

“石叔,你家養了多少蠶?”

周恒出聲問。

“一張一角(江南俚語)!”

老石出聲答道。

周恒對養蠶的術語一無所知,出聲問:

“一張一角大概能產多少斤蠶繭?”

老石看出周恒對養蠶一無所知,出聲解釋道:

“一張紙分為四角,至於產量,得看養蠶的情況。”

“養得好的人家,一張紙能有八、九十斤蠶繭;養不好的,隻有六、七十斤。”

周恒聽後,輕點一下頭,表示懂了。

養蠶是個技術活,蠶農的技藝、水平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一張紙產八十斤蠶繭計算,兩毛一斤的差價,意味著收入相差十六元。

這錢對蠶農來說,等於白白丟掉了,難怪老石的鄰居氣的一連三天吃不下飯。

“石叔,作為蠶農,你們最擔心的是什麼?”

周恒抬眼看過去,沉聲問。

“周老板,蠶農最擔心的當然是價格了!”

老石脫口而出道,“忙活四、五十天,誰不希望能賣個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