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著話,持著劍匣遞來的,卻是一個獨眼獨口的侏儒老者。
顯然,眼前劍匣便是這七殘道人的見麵禮。
若是旁的時候,換了旁的師長,陶潛說不定就收下了。
但此時,不管是他自己的察言觀色,還是敏銳靈感,都在告訴他這劍匣接不得。
緣由倒也簡單,這七位天生殘缺的師叔,許是來的匆忙,又或者本就沒有太厚家底。
共同贈陶潛的這一劍匣,恐怕原來的用途應是賜給他們七人的徒弟的。
陶潛清晰瞧見,這寶貝取出來,雲頭上七位同樣天生殘缺的師兄弟,紛紛都是呼吸有變,眸中顯露出不舍來。
看見這些,陶潛哪裏還不懂。
連忙快速擺手,很是誠懇的推辭道:
“七位師叔不要折煞我陶潛了,不計較適才弟子莽撞便好,這寶貝不論如何都不能收”
“弟子如今身上異寶不少,該付的代價都付出去了,實是無力再多承擔一件……”
陶潛好說歹說,還特意尋了個替代見麵禮,比如傳授他一些修行經驗之類,這才讓七位師叔將寶貝收了回去。
雖有波折,但一番接觸下來,可謂是賓主盡歡。
七殘道人連同門下諸弟子久居別府洞天,按說有七位洞玄修士,足可稱霸一方了,但七人都不是那般性情,隻安心修煉,不巧取豪奪就算,連主動出門尋寶之事也做得少,是以都沒能攢下什麼家底來。
原以為似陶潛這種天之驕子,還有多寶首徒這層身份,該很難接觸才是。
交談過後,紛紛都覺此子溫和柔善,足可說是謙謙君子般的人物。
俱都是先替多寶真君欣喜,同時反過來又替陶潛擔憂起來。
那遭他砍了一劍的獨腳牛真人,更是先隱隱提醒道:
“師侄天賦資質非比尋常,性子又這般良善,也難怪大師兄會動念收徒。“
“聽聞師侄不日又要重新入世去,我等也無甚好經驗授你,你隻記得莫要大肆宣揚自己是大師兄弟子就好。”
“若是有暇,可來安慶省城外,天哀山,七殘洞天尋我等。”
聽到這數句話中,最重要的關鍵提醒。
陶潛非但秒懂,心底也不由感歎:好人啊。
他在尋仙縣時曾看過一些同樣天生殘缺的人,個個都是喪盡天良的邪修。
而七殘道人,及他們一群殘缺弟子。
莫看都有著可怖外形,實則都屬心地善良之人。
“七殘道人,同修《靈寶洞真度世升仙經》,居於安慶大省,算是在蓬萊海外另辟了別府,七人廣收弟子,然有一規矩,隻收心地善良,天生殘缺之人。”
“外在模樣看似恐怖,實則毫無異化跡象,卻是實打實的有道真修。”
……
在這極和諧氣氛中,祥雲終是飄蕩入了蓬萊島,往那碧遊宮而上。
與往日相比,此時此刻的這島,真正顯露出了神仙景致。
陶潛站在雲頭,當日初入蓬萊海時所看見的萬仙來朝又一次顯現。
四麵八方,皆有仙家道人前來。
往前方看去,就見得那碧遊周遭縹縹緲緲、祥雲萬千,又見那紫芝崖前凝出氤氤氳氳,瑞霞漫天。
往那頂部去沿途又見得蒼翠古鬆,清幽竹林,紫鶯飛舞,仙鶴嘶鳴,琪花繁盛,瑤草萋茸。又瞧那一座座平素清淨道宮法殿之中,如今已焚起馥馥芬芬麝腦龍涎,吹響咿咿啞啞鳳笙象管。
祥雲飄入碧遊宮,立時便見得萬仙林立,神光洶湧。
陶潛來不及看自家師尊在何處,也來不及看其他,遠遠便聽見許旬、楊介等師兄站在碧遊宮之前玉石廣場上招呼他過去。
那處,正有十八個位置。
如今已站了十七人,隻缺他一個。
按說,這本是大喜事。
畢竟站在那裏,便代表著他陶大真人,正式得了靈寶宗本代真傳弟子位份。
可此時,陶潛隻想掩麵而行。
緣由極為簡單,縱然他刻意削了自己存在感,然他飛掠過去時,那廣場上站著的大量靈寶弟子也好,其餘浮島、尊位上立著的仙長道人也好,不由自主都是朝著他看過來。
他已是極力壓製斬仙劍意,然並無多大用處。
場中皆是“仙”,個個都感知到了他身上敵意。
雖然陶潛什麼都沒說,但無形中仿佛就有一個聲音在此處嘶吼著:
諸位,我要斬了你們。
------題外話------
ps:諸位,我真的很想爆更,隻求明天不頭暈,不咳嗽,不流鼻涕,我要爆啊,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