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微型攝像頭的耳麥,個人數據終端麵板。
這兩樣是大家在這生活的必須品。
耳麥用來個人或集體之間的溝通,微型攝像頭幫助你們掃描之類的。
而個人數據終端麵板則是與你們工作,學習有關,裏麵會有對應的資料,圖紙解析之類的。”
郭逸在操作台上,將這兩種物品添加到生產列表中,跟著選擇了數量,最後點擊開始……
其他人看著郭逸那傻瓜式的操縱,臉色一時間五花八門。
這完全和他們想的不一樣!
他們還以為是多麼複雜……
結果就四個步驟:拉出列表,點擊生產名稱,選擇數量,選擇發送目標(個人或位置),開始。
然後就翹著二郎腿等就行了……
“報告。”
郭逸扣了扣耳朵,無奈地回道:“你說。”
“接下來我們就這麼等著?”
“額,不是。”
郭逸愣了下,揉著頭發,站了起來。
材料生產車間控製室,一個麵積有100平左右的房間。
入門左手方是生產線的控製台與監控屏幕。
而右手邊,則有一個近60平的空白空間。
郭逸穿過人群,走到此處,然後打了個響指。
“嗡~”
空白處突然分裂,一個長方形的桌子從地麵升了上來。
“這是零件設計台。”
郭逸站到了桌子前,隨後一個圓形浮現在桌子上,同時圓形旁邊,桌子邊緣地帶,出現了這個圓形的數據:直徑,大小,材質等等。
“有時候我們需要一些特殊形狀或定製材料,這個時候就需要你們了。”
郭逸伸手成爪子樣,而圓形同步出現五根手指印:“我們會畫好簡略圖,給好參數規格等等。
而你們需要根據圖紙進行錄入,然後分配生產線。
一般來說,簡略圖會自動同步到生產列表中,你們隻需要對照有沒錄入錯誤就行。
但是,也有可能遇見生產線無法生產的,或者需要特殊組合後生產的。
這個時候,你們工作量就來了。
首先你們需要根據提示,考慮是否中斷已有的生產內容。
然後還需針對性修改生產線的參數,進行相對應的組合,滿足生產需求……”
郭逸一邊講解,一邊將桌子上的圓形,捏成一個類似海膽,但是不規則的物體。
之後,郭逸還調出空白生產線與其對應的生產線控製麵板,逐一修改其中的參數。
最後,讓設定的參數與桌子上的物體參數進行對比。
所有項自檢成綠色後,身後的生產線上的蜘蛛型八爪魚開始進行設備更換,同時生產線也開始挪動,合並,最後開始生產。
而郭逸,也再次來到了操縱台前:“有時候,我們生產了一些廢棄品,或者生產多餘了材料。
這個時候,你們需要調動搬運機器人,將這些產品先搬運到廢棄區。
然後根據材料的原料,對應地投入分解區,重新分解成原料……”
生產線中,很快就出現一個不規則的海膽。
隨後在裝卸區,一個八腳背著個有固定爪子的搬運機器人,將海膽帶到廢棄區-固體原材料區,將其放下。
“有些零件太大,太重,則需要你們開啟重力控製係統。”
隨著郭逸的話,另外一條出現一塊差不多3米長,半米厚的裝甲板。
然後整個空間的機器人,肉眼可見的漂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