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10章 養殖之路(3)(1 / 2)

在郝家吃了一頓好的,胡綏特別的滿意。

他父母也是個工作狂,胡綏剛剛出生不久,他父母的工作都到了要緊的時候,兩人經常是早出晚歸的,自己的生活都顧不太過來,更別說是小孩子了。

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胡綏經常吃不飽肚子,加上他天生味覺比較發達,如果肉類沒有處理的特別幹淨,他總是可以聞到殘留的腥味,這也是郝父勸他吃魚的時候他那麼的勉強的原因。

沒想到郝雲同誌做飯很有一手,食材都處理的很幹淨,很神奇的,他竟然沒怎麼聞到魚腥味,最重要的是郝家的菜沒有特別的辣,要知道這地方為了祛除濕氣,做菜就很喜歡放辣椒,一旦沒有了辣椒做出來的菜就沒有什麼味道。

胡綏剛來的時候,還是想適應的,不想在這裏吃了幾頓飯,胃就受不了了,後麵隻能自己敷衍著做,可以說這麼多年下來郝家的飯菜是最合他心意的。

蹭了一頓好吃的,胡綏心裏有些過意不去,今天特意起大早去買了一塊肉,他之前不太喜歡吃肉,覺得腥,手裏肉票倒是存下了好幾張。

郝爸把一塊肉遞給郝雲:“小雲,這是胡書記帶過來的肉,你中午把它做了,做飯的時候裏麵多放些大米,菜也多做兩個,我請了胡書記在咱家吃。”

看到肉郝雲眼睛登時就亮了起來,連連點頭,中午做飯的時候更是特意炒了好幾個不怎麼辣的菜,昨兒晚上吃飯的時候她就注意到了,這個胡書記可能身體不太好,不太能吃辣,而且對於菜也比較的挑剔。

昨天她做魚的時候特意花了些功夫,把魚身上的腥筋給揉搓了出去,這樣處理雖然費事,但是做出來的魚肉基本不會有什麼腥氣,吃起來還有一股子鮮甜,果然她做的紅燒魚胡書記就很喜歡吃,雖然吃飯秀秀氣氣的,但是下筷子卻穩得很,每次吃的時候都會下意識眯起眼睛,臉上竟然還有一個若影若現的酒窩。

郝雲覺得她似乎發現胡書記總是板著臉的原因了。

而昨晚同樣是用魚做的湯,對方就不怎麼喜歡了,每次夾菜都避過去。

按理來說這人不太能吃辣,最喜歡的應該是那些湯才對,沒看郝爺爺就吃的很歡快嘛。

還是後來的時候郝雲靈機一動,用來做湯的豆腐是跟村裏人換的,這戶人家平時也沒怎麼做過豆腐,處理起來就不太熟練,做出來的豆腐有股比較明顯的豆腥味。

農家能吃上兩頓豆腐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家裏人都沒啥感覺。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郝雲今天還專門去買了一碗豆腐回來,這次買的豆腐是隔壁村的,他們村有一個聯合豆腐作坊,不僅僅可以讓四裏八鄉的人去換,還能夠和縣裏的工廠進行交換,做出來的豆腐味道是一絕。

中午的菜得到了大家的讚揚,胡書記拿來的肉有一斤,平時郝家肯定不舍得一次全做,但是這會兒是要招待胡書記的,所以郝雲全部切了,做了一個簡易的水煮肉片,顧及了胡書記的胃,裏麵放的辣椒不多。

還做了幾個素菜,地裏的白蘿卜菜也可以吃了,之前撒菜籽的時候有些密,現在正好間出一些來吃掉,剩下的才能長成大白蘿卜。

昨天捉回來的魚有三條大的,昨天做了兩條,今天就做了一個酸菜魚片,因為調料不多,郝雲也隻是稍微用油炸了一下魚骨頭,這樣熬出來的湯汁才會是奶白奶白的,至於起鍋後就沒有再去淋一層油了,雖然有些不足,但香味還是很濃厚。

這個菜郝雲還是在末世的時候學的,她們那時候的學校就不像是現在,學習的都是文化知識,她們學習更多的是生存技能,畢竟末世大環境一般,就算是在基地裏麵,也需要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積分才能生活,老師會教學生如何在簡略的環境下求生,如何搭建房子,如何做飯……

郝雲所有的內容都聽了,但是最感興趣的還是做飯,畢竟所有的老師裏麵,隻有教做飯的那個老師是長得白白胖胖的,一看就不愁吃喝,而這種生活就是郝雲最想過的。

收拾完後,郝雲想了想,還是決定約著胡書記去看一下自己養的雞,畢竟這些雞崽子都是胡書記自己出的錢。

這個事情還是郝爸後來說的,現在村裏賬麵上錢不多,胡書記在和大家商量的時候,大隊長和會計都不太願意,畢竟村裏人沒有大型的養殖經驗,現在大家的日子也是勉勉強強,一點風險都承擔不起。

但是胡書記覺得越是艱難,越要走出一條路來,隔壁的牛頭村之前和甜水村一樣窮,甜水村是靠山,那牛頭村就是靠水,他們那地方有一口有名的甜水井,後來他們村就是靠著這口甜水井做出了比市麵上更好吃的豆製品,一下就讓村裏人的日子過得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