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雜貨鋪老板是個以貨郎發家的人,眼光和見解確實比幾個兒子強。
城北,因為靠近主城,屬於郊區還在開發中,所以這塊地當初買了隻是為升值。如果,黃家兄妹要是買這間鋪子,再添個一百四十兩,他家就把那塊地送給買家。
一百四十兩,是當初雜貨老板買地的價格,原價賣出,不虧不賺就行。
東央郡發展最好的是城西,因為靠近碼頭,他們現在所站的位置屬於城南,也算發展的不錯。而城北完全是剛剛開發,還屬於有點人煙荒涼的地方。
這塊地的位置不錯,如果城北發展起來,占據了南北東西的要道位置,屬於黃金地段。可是城北如果發展不起來,它也不過就是一塊荒地,沒有什麼價值,種糧不行,種菜勉強湊合。
別說黃家叔侄和趙大山沒底,就是黃豆也沒底,這塊百十畝地現在看,並沒有多大的價值。
不過以價格來算,買來也不算虧。如果能搞個蔬菜大棚就好了,可惜黃豆也變不出塑料布。用玻璃?那是傻子幹的事情,賣多少菜才能買一塊完整透明的玻璃。
八個人回到客棧開始開會,買哪間鋪子比較合適。黃豆覺得,幸虧沒弄投票表決什麼的,那麼毫無疑問肯定是她第一。她的姐姐和妹妹現在是她的忠粉,絕對不會變心的那種。
黃豆去客棧掌櫃那裏要了紙筆,開始給老叔還有哥哥畫大餅。
又想大餅圓,又想大餅甜,還想大餅能掙錢。
這個大餅,黃豆畫得特別認真,塗塗改改,挑燈邊畫邊解說。後來,實在改了沒辦法改了,趙大山拿過一張紙接著畫。
每個人都在黃豆的基礎上貢獻出想法,記錄下來,一張一張紙的描繪,更改。
誰也沒想到,十幾年後幾乎把連鎖店開遍全國的“方舟貨行”就是在這堆廢紙中誕生的。
一夜難眠,第二天一早,八個人又浩浩蕩蕩找到了買辦,定下了那間雜貨鋪,並且添了一百二十兩銀子把城北那塊百十畝的地買了下來。
如果單買地,這個價格,那是不可能的,隻能說是捆綁銷售,買一送一了。
趙大山四個人,怎麼也沒想到,他們是以一間沒人要的小雜貨店開始創業,而真正的展翅高飛卻是這一百二十兩銀子買來的土地上。
五年後,這個王朝的第一領導人駕崩,東央郡的誠王爺,原本是母族不顯爹爹不疼,出乎意料地奪得了最高位置的權利,他覺得,東央郡是他的福地,所以決定,定都東央郡。
很快,東央郡的土地上達官貴人湧入,一百二十兩銀子買的那塊一百畝地,在這五年間被黃豆以籌備嫁妝的名義,在周邊陸陸續續收購了三百多畝的土地。
因為不值錢,也就花了三四百兩銀子,地荒居民少,連拆遷問題都沒有。
等到定都消息一出,黃豆做出的第一個反應是蓋連排別墅,做精致的花園洋房設計,銷售針對人群,富商土財主……。
事實證明,在哪個時代做房地產的人都發了大財,而“方舟貨行”同樣在這一筆中賺了個缽滿盆滿,還多了一排可以永久賺租金的商鋪。
這排商鋪,在後麵連排別墅銷售一空後就證明了,它是要掙大錢的。
而“方舟貨行”怎麼能不給自己留一席之地呢!
不過那是五年後的事情,現在的黃豆她們還在認認真真精打細算地創業。
初生牛犢不怕虎,鋪子買了,八個人,直接把客棧的衣物搬到了鋪子後麵的宅子裏。也不裝修了,先湊合著住住吧。
原本打算來個三五天就回去的,因為這間商鋪,她們的行程整整延遲了一個禮拜。五天後,接到信的塗華生,帶著當初給他們家裝修的手藝班子到了東央郡,開始接手整修的事情。
黃豆詳細和他們溝通了修改裝修上麵的事情,終於安心地準備返程回南山鎮了。
還有一個月,就是大姐黃米出嫁的日子了。
黃德磊兄弟留了下來,黃寶貴和趙大山還有死皮賴臉不肯走的塗華生,一路護送四個小姑娘回南山鎮。
他們定的船要春天,三月份才能到手,現在隻能靠坐別人的船來回奔波。
黃寶貴和趙大山這次回去,不單單是護送四個小姑娘,還要在臘月之前,黃米婚後,把米巷、桃居、豆田、梨園裏的貨物品種全部複製一批下來,運到東央郡。
而塗華生的任務,也不隻是護送未婚妻和三個小姨子回家,他要聯係一些曾經的老客戶,讓他們在“方舟貨行”投資,鋪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