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黃注視著一發不可收拾的猿人,不由笑了笑,任何時代,都有對某些事物特別熱衷的人,猿人也不例外,看猿人興致勃勃的樣子,任黃便囑咐道:“以後,你就叫木工了,專門生產桌椅,不用參加其他勞作。”
那猿人聽罷,嗷嗷叫了起來,然後又蹲在地上做了一個雙手托天的姿勢,對這個姿勢,任黃也是一知半解,類似於誓死效忠吧!
想了想,自己族群的人才還是蠻多的啊,管理型高級人才秀兒,癡迷於陶器燒製的技能型人才陶工,敢於創新,心靈手巧的織布師麗麗,以及木匠的開拓者木工,當然大壯應該也算一個,忠肝義膽豪氣幹雲的帶兵統領,最最重要的還是自己這個文明的先驅者開拓者。
經過昨晚盛大的篝火晚會,一幹猿人幹勁十足,十幾個青壯勞力的加入,速度頓時提升了不少,眼看著寨牆一米一米向遠處沿伸,任黃對族群的發展充滿了期待。
看看天空之上豔陽高照,遠處,廣袤的平原之上繁花似錦,肆虐的荒草覆蓋了大片的土地,忽然想到了什麼?
是啊,穀子,稻子已經儲存了下來,明年開春是要種下的,是該考慮種在哪了,四處轉了轉,湖邊肥沃的土地最合適不過了,穀子是旱田作物,稻子是水田作物,大概位置估計也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動了。
但是現在的土地未經任何開發,荒草叢生,土壤相對板結,沒有那麼鬆軟,而且土壤下麵有很多不利於作物生長的菌落和小昆蟲什麼的,一些草根灌木根的什麼的也對作物的生長不利,有必要先將土地深翻一下,經過夏天的暴曬以及空氣的流通,提高土地的質量,這樣如果不是大災大難的,基本能保證一個相對較好的收成。
將有兵氏換取的穀穗稻穗摔打成粒,估算了一下,大概收貨了大約40餘斤穀子,60餘斤稻子,以每畝地需要種子的數量計算,大概能種植四畝穀子,3-4畝水稻,那麼自己需要至少開墾出8畝的土地,當然,土地這東西,還是多多益善,將來我們還要種更多東西。
大概用自己的步子丈量了一下尺寸,然後召集了幾個猿人,先收拾出隔離帶,不然殃及到周圍的森林和房屋可就賠了夫人又折兵了!然後一把大火燒了起來,這樣土地中一些小蟲子就被滅掉了,當然蟲子也有好有壞,也沒辦法不是,燒掉的草木也為土地提供了較為豐富的營養。
燒荒完畢,任黃帶領木工開始嚐試做一種跨時代的發明,曲轅犁,或者稱之為直轅犁,畢竟以現在的工具,很難做出有弧度的曲轅,也不是絕對不能做,但耗費的時間將不可估量。
按照現在準備開墾的土地,直轅犁雖然較為費力,但是足夠了,支架扶手倒還好說,犁頭可著實費了任黃一番功夫,犁頭類似一個傾斜的菱形,要固定的非常牢固,本身也要比較結實,經過查看,任黃最後選了榆木作為主要材料,這種木料雖然不算太硬,但既然能稱之為榆木疙瘩,那麼比周圍這些鬆木什麼的要硬多了,經過簡單的調試,總算可以投入生產了。
牽來一頭野牛,根據野牛的脖頸寬度,做了一副套夾,就是選擇兩截比較硬的木頭,上端用繩子連接牢固,不能係死,要有一定的拉伸空間,下端敞開,每一截木頭底端引出一條繩子預留出足夠的長度,係在後方橫杆的一端,橫杆長度要寬過野牛的身體寬度,防止野牛拉犁時,兩邊的繩子摩擦牛腿或者絆到牛腿,影響野牛犁地,最後在後方橫杆的中間位置引出一條短繩係住耕犁。
當然還有一種更簡單的辦法,就是選一個合適的大樹杈直接套上牛頸也可以,但這個必須非常合適,大了小了都不行,大了,野牛用不上力,小了會夾的野牛喘不過氣來,有拉伸力的,分開的套夾,對一般牲畜都適用,當然這個拉伸力可不是彈簧皮筋的拉伸力,隻能說算一個活繩結。
套夾和直轅犁準備好了,下麵就是犁地了,將套夾搭在牛頸上,下麵用繩子係緊,為了防止野牛的頸跨部皮膚被磨破,有必要做一個墊背,隻要把成捆幹草捆結實了做成一個開口的圓形,這樣一個簡單的墊背便做成了,將墊背套在套夾的後麵,一聲吆喝,這原始時代的第一次耕地算是展開了,野牛開始發力,一行行土壤輕鬆的翻到一旁,任黃仿佛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野牛的耐力還是非常大的,雖然慢點,但是人家持久啊,掀開的泥土夾帶著泥土的芬芳,飄蕩在廣袤的平原之上,眺望著大片被耕過的土地,任黃充滿了信心,農耕時代終於降臨了。
現在又不著急耕種,任黃也不用著急一下子耕完,野牛雖說比較忠厚,但總要給它一個適應階段,不然用出一個不聽話的牛可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