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木工不懈的努力,兩輛新的馬車終於投入使用,任黃召來有鹽氏和孔雀氏,教與他們馬車的駕駛,然後每個部落賜予一輛馬車用於物資的運輸。
有鹽氏與孔雀氏對聖人的賜予無比感激,並保證一定盡忠職守,完成聖人派下的任務,自此,這兩個相對較遠的部落更加深了對任黃的信仰。
隨著孔雀石的不斷增加,銅的儲量也逐漸增加,任黃決定進行一項偉大的改革,鑄錢,任黃選擇的依然是圓形方孔的古式銅錢,既然古式銅錢能延續幾千年,那麼它肯定是有一定的優點。
鑄造方法依然選擇的是鑄造銅劍所用的翻砂法,首先需要製作一枚模型,也可稱為範錢或者母錢,任黃想了想,選擇用粘土做了一個銅錢的模型,正麵雕有任黃通寶四個字,反麵刻有大巢兩字,均為凸起文字,在這個生產總值低下的年代,任黃沒有製作太多的麵額,僅僅是做了代表一元的銅錢。
然後將這枚粘土錢隨其他陶器一起燒製,燒製完成,取出來,仔細端詳了一下,感覺整體還行,便放入砂盒,雙麵擠壓,然後將範錢取出,將雙麵砂土蓋好,將融化的銅液經入料口流入模印之內,待冷卻完成,掀開砂盒,將銅錢取出,稍加打磨,一枚銅錢就完成了。
隨後發動族內一幹人等統一鑄錢,隨著人工的增加,鑄錢的速度也逐漸加快,幾天下來已經超過萬枚,看著堆積的銅錢,任黃充滿了激動,他將會選擇一個合適的機會,將銅錢推廣下去。
推廣銅錢並不僅僅是發下去就可以了,需要製定各種物品的價格,任黃會根據商市兌換陶器的價值製定銅錢的實際價值。
任黃經過調查確定一個陶鍋的價格定價為10枚銅錢,其他陶器根據大小以及複雜程度遞加或者遞減,衣物以及食物武器一般用具,根據之前已經形成的兌換比例確認實際價值。
確定好價格,任黃召集四大酋長開始推廣銅錢的使用,但是效果並不理想,大多數人還是覺得實物握在手裏比較踏實,那也是很無奈的事。
想了想,任黃決定在聖巢部落建立一座錢莊,由聖地族人帶頭,持手頭獲得的食物以及其他一些用品,前往錢莊兌換銅錢,總的來說任黃部落的族人對任黃是無底限崇拜,自然奉命執行,兌換到銅錢之後,前往任黃部落的商鋪購買所需物品,商鋪依照價格收取對應的銅錢,即可將產品遞給他們。
其餘部落的族人發現這些銅錢真的能兌換所需物品,而且要方便的多,便有些蠢蠢欲動,後聽聞是聖人創造的這個東西,便蜂擁而至,聖巢錢莊門前堆滿了附近的人群,任黃派出護衛隊維持秩序,親自帶領薇兒幫他們兌換銅錢,銅錢總算在聖巢部落推行下去。
囑咐其餘三個部落也依照此法推行銅錢,當前主要還是部落與部落之間貿易,然後由部落再向下交易給普通民眾,當前民眾主要還是靠狩獵所得換取一些合適的東西,一般情況下還是由部落分配,並沒有多少財富大規模的購買,推行起來倒也不算多難。
大巢國各項命令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終於,第一批稻米收貨了,甘薯也獲得了大豐收,沒想到這片土地的質量還是挺不錯的,任黃將今年收貨儲存了起來,有了這批種子,明年就可以大規模種植了。
有了網,各部落偶爾也會捕獲一兩頭野牛或者野驢的,耕地的開墾繼續由各族群首領帶領族人實施著,參與開墾荒地的族人可獲得一定銅錢補助,部落會根據這些族群的人口分布開墾任務,將來這些他們開墾的土地還是要分發給他們的。
發展至今日,大巢國下轄四個部落,每個部落大概包含十幾個族群,每個族群小則三四十人,大則二百餘人,穴居巢居地麵房屋混合居住,每個族群都依據地勢建有寨牆。
當前的主要食物來源還是狩獵采集,所得食物自留七成,若是吃不完的話可按大巢國規定的價格交予族長,族長再等價交予四大部落,由四大部落根據食物種類加工儲存,剩餘三成為部落共同財產,族長會用這三成去往四大部落換取一些狩獵采集用品分與族人。
從事特色產品采集加工的族人會獲取一定的銅錢,然後可以用這些錢購買食物以及生活用品,並不是每個族人都適合做加工工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之後,才可安排工作。
大概看了一下目前的荒地開墾數據,任黃打算今年冬天將開墾好的荒地分發給族人,明年開始,由國家提供農具種子以及管理方法,實施農耕,國家收取四成用做發展之用。
唯一對外貿易夥伴就是華胥氏,雖然華胥留在了這裏,但是其族人還是重複著之前的交易,一幹物品倒是也供應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