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三十三章 通姓氏建造大船,長江岸力…(1 / 2)

通姓氏四處轉了一下,看著往來的人群帶著各種物資集結在商市附近討價還價,挑選著各自需求的物資,並第一次見到了有人用幾枚小小的銅錢換取了幾件陶器,一時間歎為觀止。

沒有集體狩獵,沒有集體耕種,一幹人等各忙各的,修築城牆那邊,也是完全自願,幹就有工錢拿,不幹,也不會有人逼迫你幹,耕種采集狩獵所得,部落也不會征收你的,想賣就賣,不想賣,自己留著也行。

對這個國家了解的越多,通姓氏越是沉迷,漸漸有了不想走的衝動,但是這裏到底不是自己的部落,時間久了,難免會有思家之感,最後用幫聖人造船為理由,暫時就住在了這裏。

任黃自然也不會反對,眼見傳說中的滅世之水即將來臨,早早的把船準備出來,倒也不是什麼壞事,但是不知道他們的造船技術到底怎麼樣,若僅僅是獨木舟木筏一類的就有些不至於了。

看著他們抗來了大量的原木,並開始製作工具,一些熟悉的工具漸漸出現在了自己眼前,刨子,錘子,斧子,鑿子,任黃一時間有些應接不暇,連忙叫住他們,讓他們稍後。

然後去到木工的家具坊,將一整套的銅製工具拿了過來,自從煉出了青銅以後,任黃已經鑄造了幾套木工常用的工具,此刻剛好能用。

當通姓氏看到任黃拿來的一整套先進的工具,頓時目瞪口呆,原來天神也會做木工活啊!太不可思議了,一時間,崇拜之情更甚。

有了如此先進的工具,再根據他們的造船之法,他們有信心做出最好的船隻。

當發現他們用銅鋸開始解板,將木板表麵用刨子刮平,使之變的平滑,然後用榫卯法以及木釘拚接,任黃知道自己到底是小看他們了,他們要製造的肯定是一艘大船,真正的大船。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們長期生活在江南水鄉,自然有一套他們自己的生存方式,船就是最重要的一個標誌。

任黃並不懂得造船,他隻是看結果,結果才是最直接的證明,船的製作轟轟烈烈的進行著,中途,通姓氏首領派了幾個人回去,不久之後,卻是帶回了很多桐油。

至此,任黃對通姓氏的造船技術不再有任何懷疑,都知道防潮防水,想來技術已經很成熟了,任黃一度懷疑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當你困了,馬上就有人給你遞來了枕頭,一幹大神目前都還在萌芽中,這又是哪位大神冥冥之中影響著自己呢?

用了將近一月的時間,一艘大船的主體算是完工了,流線型的船身,長十米寬三米,就這麼靜靜的擺在那裏,給人視覺的衝擊還是很大的。

通姓氏眾人也在欣賞著他們造船工藝的巔峰,天神提供的工具太好用了,之前需要他們處理很長時間的工序,現在很輕鬆就能完成。

留下兩人塗抹桐油,其他人等繼續投入造船的大業,天神已經發話了,隻要他們有興趣做就繼續做,大巢國會給予他們工錢,就是他們看到的那小小的銅錢,這種銅錢可以在大巢國境內購買任何東西。

衣食無憂,本著自己的興趣,一刻不停的製造船隻,華麗的木屋也搬上了大船,有漸漸向樓船發展的趨勢。

大巢國三年秋,現在已經是九月的天氣,天氣漸漸變冷,陸陸續續隻運來了不到50車煤,燒磚倒是還勉強將就,民生方麵就有些供不應求了。

陶工有了煤的加入,陶窯的溫度明顯升高,已漸漸燒製成陶瓷,整個陶器的品質上升了一大截。

大船陸陸續續又有三艘下水,通姓氏也漸漸和大巢國通商,並在江浙一帶建立了古越國,至此大巢國周圍已知建國的達到了三個,分別是華胥國,九黎國,古越國,九黎國近期沒有襲擊大巢國,並且受古越國的攻擊,逐漸向北遷徙,抵達山東一帶。

大巢國周圍環境相對安定,各項設施在逐步推進,沒有了後顧之憂,任黃一時之間倒是閑了下來,自己的長子已經下地走路了,薇兒前不久也剛剛幫自己添了一個女兒,美好的生活逐漸開啟。

閑極無事,任黃研究了很多美食,而此時人們生活也相對富足,一股美食風吹滿整個大巢國,秀兒抓住這個機會攜已經不用再教導語言發音的小南和小北開起了飯店,這倒令任黃有些哭笑不得。

大船上的屋子也已經建造完畢,任黃忽然之間有了駕船遊長江的衝動,於是便召來通姓氏首領,這個首領嚴格上說並不算古越國通姓氏直係,故留在此地倒也影響不到什麼。

通姓氏首領聽後,非常興奮,他也希望乘坐自己親自改良過的大船遊覽一番,於是兩人一拍即合,任黃囑咐了一下燧明該做的事,便來到巢湖邊緣,注視著寬大的船隻,不由有些感慨良多。

縱身一躍便是已經站立在船頭,仔細打量了一下大船的構造,在外麵倒是看不出什麼特別之處,進到屋子裏,四處看了一下,不由有些驚訝,在屋子的兩側,分列著兩排船槳,每排4個,可以想象這艘船的動力應該會很足,看著巨大的船槳,任黃不由笑了笑,就這槳,估計也就通姓氏劃得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