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巢曆33年春末,為了盡早將天界建成,任黃不止一次的深入北部冰原,但至今依然沒有發現玄武的足跡,自從那次一戰之後,就像憑空消失了一樣,任黃一度認為是不是與自己一戰,沒有經受的住嚴寒的考驗,掛掉了。
但想了想越發覺的不可能,以玄武的實力,應付這極寒天氣,綽綽有餘,何況自己根本沒傷到它的根本,所以不存在掛掉一說,但是那麼大的身軀,自己親自數次來到冰原,為何杳無音訊。
至此,任黃不得不確信西王母所說,你越是想盡快促成,越是達不到一個根本目標,也許某個時刻,它就忽然出現了。
再次在冰原之上轉了一圈,依然毫無收獲,隻得鬱鬱的返回了華山之上,如今的華山之顛,已非昔日之景,巨石壘砌的宮殿巍巍而立,宮殿之內,又分為十餘個房間,交錯分列著,廚房,餐廳,庫房,臥室,大廳一應俱全。
一應事物均是任黃親自設計的,完全是按照後世的別墅布局,為此,任黃不止一次的洋洋自得,如今秀兒,薇兒,康美眉在經過數年的修煉之後,已經初步掌握了吸納天地元氣之法,容顏的衰退之勢終於止住了,停留在了最具成熟韻味的年紀,猿人的特點早已不複存在,一個個容光煥發,韻味十足。
如今的天下,人口上漲了十倍不止,天下登記在冊的人口已經突破了五十萬,任黃也不由感歎,這個人類不加管製,生育能力還是很強大的,而且至今年輕人居多。
華山的周圍偶爾也可發現人類的身影,任黃倒是不介意有緣之人抵達此地,雖說山勢險峻,倒也不是完全爬不上來,若是有幸爬上來,任黃不介意送他一份造化。
伏羲這幾年一直在研究藥理,很多治病良方逐漸成形,人界的人們體質有了明顯的提高,病亡之事少了很多,任黃一度自問,看樣子,伏羲要把神農的事做完啊!那神農將來做什麼?轉念一想,卻是笑了笑,這天地之下,治病良方千千萬,伏羲才能研發多少,估計以後還是要靠神農發揚光大。
具體神農啥時候出生,任黃也不知道,後世的曆史記載,雜亂不堪,任黃寧願相信神農是伏羲的孫子,至於其他記載,多是追述到十幾代以後,而且都有板有眼的,隻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父母叔伯兄弟姐妹姑姨等稱呼漸漸成形,家族血緣的關係更清晰緊密,家族觀念開始受到天下子民的重視。
隨著人口的增加,伏羲女媧政權的影響力逐漸減少,各部落聯盟內部也是矛盾不斷,眼見大一統的政權就要分崩離析,伏羲女媧也曾試圖團結天下,奈何受到諸多方麵的影響,也是效果甚微,曾數次求見聖皇,但任黃並不是嗜殺之人,也是有些無奈,任黃始終明白一個道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是任何人可以影響到的。
這天底下的城池也是如雨後春筍般湧了出來,任黃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大小城池已經突破百座,一些強大的國家開始擁兵自動,大巢國提出的君主集權思想,六部的職司,以及勳榮的冊封也被發揚光大,大巢國的學術學說繼續領航天下,各種學說不間斷的被提了出來,然後被一些大家族發揚光大,並且借機掌控更多的權利。
任黃的長子任義自立為王,自稱巢王,封了燧明一個燧公的勳榮,繼續留在身邊聽用,已經將近60歲的燧明自然也不會多說什麼,自華胥離開之後,自己就已經沒什麼追求了,雖然後來也再次娶妻生子。
如今自己的家族在大巢國也算的上強大,長子伏羲如今自不必多說,在那個時代出生,天下的子民的都稱他為華胥之子,並沒有燧明之子一說,次子風憶現為刑部尚書,也算年少有為,三子年級尚小,如今在自己身下聽命,長女風瑤嫁給了巢王,為王妃,次女還年幼,待字閨中,與兵部尚書矛兵之子矛戈兩情相悅,即將談婚論嫁。
任義之子任厚已經七歲了,當任厚出生的時候,任黃專門回來看望了一下,到底是自己的孫子,雖然自己現在不問世事,但後繼有人,心底還是很歡喜的。
當今天下,暗地裏暗流湧動,戰爭的導火索不知何時會點燃,明白上的衝突多是來自於一些妖獸,已經存在一些由強大凶獸帶領的妖獸隊伍攻擊人類的城池,由以西南最盛,畢竟西南草木茂盛,非常適合妖獸的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