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深“嗯”了一聲。
一個半月後,他隻身一人飛去韓國。
他去了lck,一支名叫ltg的戰隊。
在此之前陸深都沒聽過這個隊伍,不過對方願意給他一個替補名額,隻有能登上職業賽場才可能被其他隊伍看到,陸深別無選擇。
但lck比想象中更難捱。
ltg的隊長昵稱叫“狗魚”,這是一種凶殘蠻橫的食肉魚類,他的脾氣也差不多。
更尷尬的,狗魚是打野位,陸深也是打野位,陸深身上又帶著刺人的光芒與冷淡不馴,幾乎是一見麵,就被狗魚標記成勁敵。
狗魚帶頭孤立陸深,讓所有人在陸深麵前隻說韓語,還故意語速飛快,要求陸深見到所有人都得叫大哥。
賽季結束,他不讓陸深回國,逼著他加訓場次,還總是在訓練賽強迫陸深選一些在他看來根本沒法打野的英雄,刻意為難——雖然最後反倒把陸深磨練成了萬物皆可打野的英雄海。
陸深春季賽入隊,沒指望這個賽季能打上,他等的是夏季賽的上場機會。
那個夏季賽,ltg戰績開局就爛掉,後麵戰績無所謂了正合適練兵。
管理層也正如陸深預料的,想給他輪換兩場的機會,卻被狗魚以“他還不能和隊友好好交流”為理由阻攔。
陸深隻得又坐了一個賽季的冷板凳。
大半年的時光蹉跎,陸深開始懷疑自己的決定到底正確不正確,他還抱有一線希望地等待著。
直到夏季賽結束,包括ltg在內的四支lck戰隊,聯合舉行了一次粉絲和選手的線上匿名聊天板。
匿名聊天板是那段時間lck流行的活動,是個專用平台,類似企鵝匿名群,以文字直播形式進行,觀眾隻知道回答問題的是選手,但不知道具體是誰。
這種對話挺有節目效果,比如觀眾問,某選手喜歡吃什麼,就會有好幾個人回答不一樣的答案,甚至會吵吵鬧鬧,每次活動舉辦完網上都能跟狼人殺複盤似的討論好幾天。
lck聯賽安排了幾個運營人員,幫忙線上協助活動。
這些運營負責在後台監控選手活躍度和信息,確保選手沒有遇到麻煩,他們也可以和選手私聊,給不太會說話的選手提供主動溝通觀眾的話題。
其實一般聊天板活動中,選手隻是對觀眾匿名,運營能看到他們id。但這次運營不但也看不到選手的真實id,甚至不知道選手隊伍,隻能看到賽前各隊伍審核過,確認不會暴露選手真實身份的馬甲。
這種謎語人行為完全是隊伍騷操作,他們怕選手吐槽隊伍,或者運營幫著其他隊挖選手牆角,才用這種方式杜絕私聯。
僅有的能看到隊員id的前台控場主持,全部是幾支隊伍自己派出的工作人員,同時前後台的所有聊天記錄也全部在監控之下。
一些選手對這種操作意見很大,但陸深本人沒什麼感覺,反正他一無所有別人愛看不看,隨便敲了個字母“o”當自己的馬甲。
活動正式開始那天晚上,ltg一隊全體成員呆在會議室裏。
基地在郊區,窗外天幕垂落,寂寥燈火勾勒出遠處山脈的剪影。
會議室開了空調,陸深被安排坐在風口。
他頭頂是不太亮的燈,眼前的筆記本蠻卡的,屏幕還有點閃,交流平台框架很複雜,淺金色id是選手,淺藍色id是運營,陸深的後台私聊框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