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第六十二章 燧發槍(1 / 2)

軍器局庫房內,崇禎看著眼前琳琅滿目、奇形怪狀的火器,突然生出了一種大明其實還很強的錯覺。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眼前地麵上的種種火器,雖然模樣看起來唬人,其實大多都是已經淘汰下來的品類,而且還是臨時拚湊供他查閱的。

軍器局的一個姓張的千戶此刻正侍立在火器一旁,神色略顯緊張,隻盼崇禎不懂這些,能讓他糊弄過去。

他拱手拜道:“陛下,這些……都是軍器局的火器品種了。”

崇禎點了點頭,他雖然看著眼熱,但畢竟不是行家,便微笑著說道:“張千戶,朕不懂火器,你來給朕介紹一下吧。”

張千戶內心稍稍鬆了一口氣,掃了一眼地上放置的火器,從中挑選了一支狀如琵琶的火器,槍杆筆直,前麵又有多根槍管環繞,看起來很是不俗。

張千戶介紹道:“陛下,此為迅雷銃,是趙士禎所研製,最多的有十八管,可以一氣發射十八彈,威力極大。”

崇禎點了點頭,他倒是知道趙士禎的大名,妥妥的火器專家,可惜現在已經去世了。

現在軍費緊張,崇禎早已焦頭爛額,覺醒之事連想都不敢想。

崇禎微微一歎,卻看見範佩西與其他幾個荷蘭人,在看向迅雷銃時,眼中滿是新奇。

崇禎揮揮手,說道:“範先生,你們是行家,去看看我大明的火器怎樣?”

範佩西聞言一喜,當即帶著幾個荷蘭人走上前去,幾個人圍在迅雷銃旁邊研究起來,不時還爭論幾句。

那張千戶內心也沒有多大的波瀾,給崇禎介紹他倒不敢怠慢,迅雷銃也算目前明朝先進的火器了。

隻是對幾個紅夷人感到疑惑,不知道崇禎從哪裏請來的。

範佩西幾人商討了一番,互相搖了搖頭,便回到了原位。

“範先生,這迅雷銃如何,你倒是評價一下吧。”

範佩西鞠了一個躬,說道:“製造頗為奇巧,隻不過體型過大、恐怕操作不易,行軍並不易攜帶。”

一旁的張千戶也是工匠出身,此刻見這夷人竟說他們的火器不好,當即就有了好勝之心,說道:

“這迅雷銃確實是笨重了一些,卻勝在連發,既然你想看輕便一些的,我們這兒也是有的。”

說著又拿起了一支長約六七尺的火銃。

崇禎看其樣貌,倒與二戰時的步槍在形式上頗為相似,就聽張千戶說道:

“此為魯密銃,該自西方的火繩槍,卻比他們的鳥槍還要好用。”

聞言,範佩西不禁笑出了口,隨後發覺有些無禮,便清咳一聲說道:“這位大人,我們何時使用鳥槍了?”

張千戶嗤笑道:“當年倭寇屢範我大明沿海,所用鳥槍難道不是購自你們嗎?”

“大人誤會了,我們賣給那些倭寇的槍支,都是我們早已淘汰下來的,便宜點賣給了那些沒見識的倭人罷了。”

“哦?那我倒想知道,你們夷人現用的火器到底是什麼樣的?”張千戶不服道。

崇禎心下暗暗思忖,明初時火器倒還算世界前列,可是這二百多年卻是少有大的進步,目前已是落後於西方很多了。

而且,目前大明的天朝上國觀念還是很重,從張千戶不屑的語氣中便可窺知一二。

崇禎可沒有這種觀念,雖然西方目前還沒有工業,但實力已經不容小覷,倒是可以趁此機會,給明朝的工匠普及一下西方先進的火器技術。

“範先生,你們荷蘭的槍支是什麼樣的,可帶了來?”

聽崇禎發問,範佩西不禁瞥了方正化一眼,有些委屈地說道:“是帶了,卻被這位公公在路上搶了去!”

方正化眉頭一挑,正要解釋,崇禎卻隻是一笑,說道:

“老方,把你收繳的槍支拿出來吧,讓範佩西介紹一下。朕也想看看,是大明的火器更好用,還是西方的火器更勝一籌。”

方正化隻得俯首稱是,不多時便拿了一支槍進來,但並沒有給範佩西,而是遞給了張千戶。

“這,便是我們的荷蘭的槍支。你們剛剛展示的迅雷銃、魯密銃雖是精妙無比,但總不過是火繩槍罷了。而我們的槍支,已經換代到了簧輪槍。”

“且看,這支槍在此前的火繩槍基礎上加了槍托和護木,如此便可是發射更加平穩安全。”

“當然,這些都是小創新,與傳統火繩槍相比,最大的區別有兩點,一則是增加了控製點火的扳機。二則是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如此增加了射速,況且在下雨天也可使用!”

張千戶麵露凝重,一直把玩著手中的簧輪槍,心中陷入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