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章 酒吧街(1 / 3)

既然要查案,那當然要把整個案子從頭到尾查一遍。

編號s106,受害者為孟祥,男,25歲,未婚,家住春城青梧區,非異能者。家中獨子,父母經營一家便利店。今年3月15日晚,孟祥出門未歸,父母報案。3月18日,凶手拋屍。

案子輻射全城,加上麻倉共有七處拋屍點,且分布無規律。從地圖上來看,這些拋屍的點也組成不了任何有象征意義的圖案。

“孟祥家、城北咖啡館、第一人民醫院、實驗小學、百貨大樓地下停車場、酒吧街,再到麻倉,確實太分散了。”薑魚道。

其中孟祥家距離麻倉最遠,也是第一處發現屍體碎塊的地方,林西鶴跟薑魚便直接打車過去。

此時薑魚看著網上能夠查找到的案件相關的資料,心裏的好奇愈發濃鬱,“凶手一天拋一部分,從18號開始一直持續到23號,如果隻是為了處理屍體,完全不必這麼大費周章。我看網上說,這絕對是仇殺。”

可孟祥是一個心髒病患者,他常年在家中和醫院往返,因為體弱多病甚至都沒怎麼去上學,沒什麼朋友,同樣也沒什麼仇家。

街坊鄰居對他的評價很好,說他雖然經常生病,但是個孝順懂事的好孩子,就是可惜了,好不容易等到了合適的心髒,卻又慘死。

他跟父母關係很好,家庭和睦;沒有女朋友,就沒有情感糾紛。警方查遍了他所有的社交賬號、金錢往來,也沒發現端倪。

情殺、仇殺等等被一一排除,那還能是什麼呢?

從人際關係網裏無法找到突破點,那警方隻能盯緊拋屍者,通過大範圍地排查監控,一路追蹤到地下暗河。

可暗河的監控損毀率常年保持在60以上。

春城的監控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的探頭,與大災害之前的監控攝像並無大的區別,譬如暗河裏的監控。

另一種是專門針對異能者設置的監測係統,代號“eagle”,鷹。它能夠監測到異能產生的波動,但普通人根本不知道它們安裝在哪個角落裏,很是隱蔽。根據中央下發的《治安條例》,公共區域的異能峰值不得高於50,否則會危害到公共治安。

當然,由於大量異能者的反對以及甚囂塵上的“人工智能威脅論”,監測係統被禁止進入私人區域,且監測到的所有數據直傳至中央係統,需要特殊調查局的調令方可查閱。

因為暗河的監控被大量損毀,警方的追蹤鏈條最終全部斷裂。即便是從自毀後的破銅爛鐵上追溯到了生產廠家,又追蹤到具體的買家,最後也會全部指向廢品回收廠。

拋屍者都是從廢品回收廠裏出來的,那裏的廢棄機械物堆成了一座又一座的小山,管理人員都不知道是不是少了幾件,又被誰拿走了。警方又查回收廠的監控,卻仍一無所獲。

這些信息大部分都是網上可以查到的,當然,薑魚也有自己的信息渠道。在一條又一條的路都走不通後,警方不得不又重歸舊題——

3月15日晚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一案發現場在地下暗河。

同樣是沒有監控的路段,警方在追蹤拋屍者時發現的。那裏雖然被清理過了,但憑借警方的手段,依舊可以檢測到屬於孟祥的血液以及人體組織。令人遺憾的是,凶手並未留下任何指紋、足跡,或可以檢測出dna的東西,凶器也被帶走了。

據孟祥的父母說,孟祥那段時間在上成人夜校,他早前因為生病,並未完成學業。

他晚上6點出門,夜校在距離半小時車程的地方,而後9點半放學,10點左右到家。可那天晚上,孟祥並沒有出現在夜校。

他的父母直到10點15分左右,見孟祥遲遲未歸,打他電話不接,這才察覺到異樣。而警方的死亡推定時間為當天晚上的6點30到7點左右。

也就是說,孟祥可能剛出門沒多久就被凶手盯上了。

仇殺的推定是完全符合邏輯的,凶手清楚孟祥的行動軌跡,預先在路上埋伏。將他帶到地下暗河後殺害,並分屍。

怪就怪在,孟祥出門時,自己刻意避開了監控。

“你覺得他跟凶手認識嗎?”薑魚轉頭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