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陳旭說中隱秘點的比利,僅僅是說了句話,就離開了。
到了第二天,就有人通知陳旭,《飛升之後》的影院數量增加。
《飛升之後》在美國第一天的成績也出來了,243萬美元,這是一個很低的數字,對於陳旭來說。
不過陳旭不著急,這隻是第一天的數據而已,沒有經過大規模宣傳的他,能夠取得這麼低的票房,並不是一個很難以接受的事情。
他相信,隨著美國報紙對他的關注,會有越來越多的觀眾被吸引到電影院裏麵觀看。
果然,第二天影院數量增加的時候,票房成績也猛增到800萬美元,在這個票房成績喜人的背後,是影院那高達76%的上座率,和一聲聲好評。
“這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如果你全神貫注的話,你會發現你進入了一個奇妙的世界。”
在網絡上,美國的網友也開始推薦朋友去看,在各大影評網站,許多影評也跟著冒了出來。
“就像是‘愛麗絲夢遊仙境’一樣,我感覺我在做夢,真的夢到了一個世界,一個神話般的世界。”
“迷幻3.5d技術的讓人著魔,我想你如果全神貫注的看這部影片的話,你會得到一個不可思議的結果。”
這些評價讓原本沒有感受到迷幻3.5d技術魅力、僅僅是把這部電影看做是爆米花電影的觀眾再一次走進了電影院。
如果說他們之前是抱著娛樂和其他的心態進去看的話,那麼這一次是抱著朝聖和好奇的心態去看。
和中國人不一樣,中國人在網絡上隻要遇到了超出自己認知的帖子,都會報以一種懷疑的心態,相對而言,美國人要單純許多。他們更願意相信自己同伴的點評,為此,他們可以再走進一次電影院,反正一張電影票也不需要多少錢。
漸漸的,美國的電影院裏氣氛變得壓抑了起來,不再有那種尖叫聲,不再有竊竊私語的聲音,不再有歡笑聲,仿佛在突然間,美國人變得沉默了起來。
“應該禁映。”
《華爾街日報》發出自己的怒吼。
“這部電影是魔鬼的電影。他催眠了美國人,讓美國人沉迷在魔鬼的誘惑之中,這部電影應該禁映。”
“眾所周知,電影是娛樂大眾的產品,他的使命就是娛樂大眾。讓大眾或哭、或笑、或產生其他的情緒,讓觀眾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
“然而amc院線從中國引進一部電影。一部美國的電影。它不能帶給觀眾哭,帶給觀眾笑,它帶來的,僅僅是壓抑到恐怖的氣氛。”
“你從來都不會知道,當一個影院幾百人上千人一起沉默無聲的時候,那種氣氛。到底是多麼的壓抑。”
“這是一場恐怖的電影,這是撒旦的猙獰,我強烈呼籲政府禁映它。”
“好像有麻煩了。”陳旭看著報紙,麵無表情的說道。
作為一個從事娛樂產業的人。陳旭每天都有看報紙的習慣,大大小小的報紙擺在他的案頭,他總是會花時間將這些報紙看完,以便於掌握最新的娛樂情報。
這兩天,美國媒體一直對《飛升之後》讚譽有加,《飛升之後》在美國網絡上也深受好評,大量的觀眾被吸引過來,然而在今天,陳旭卻看到了一個華爾街日報對自己電影的批評,而且還是強勢的那種。
《華爾街日報》是什麼報紙?那是美國最著名的八大報紙之一,亦是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影響著成千上萬的美國人。
也許有人會對這個報紙表示不屑,認為它是華爾街的狗腿子,也有對這份報紙表示推崇,認為這份報紙是精英人士看的。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份報紙影響力很大,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當陳旭看到這份報紙上麵批評自己的時候,立即驚呼:麻煩大了。
“比利。”陳旭打了比利的電話,“你信不信我把你偷偷摸摸和我簽訂合同的消息傳出去。”
一開口,陳旭就威脅比利,因為他認為,《華爾街日報》之所以會在這個時候向他開炮,是因為比利在從中作梗。
“比利,我告訴你,如果你在偷偷摸摸的玩弄陰謀詭計的話,就不要怪我撕破臉,到時候大家一起玩完。”
“你可要知道,我玩完不過是退出美國市場,但是你玩完,可就不得了了。”
“你所做的全部被我披露出來,amc院線就會拋棄你,你家族的人也會拋棄你,把你當做棄子,而你,也會成為美國人所不齒的對象。”
“就算是死後,你的罪,也會讓你下地獄,上帝是不會接納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