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麗典型的南方美女,五官精致、秀氣掛,皮膚白透水潤,她身段纖瘦,即便生了阮雪也是薄背、纖腰、小細腿。杭城人做生意喜歡幹服裝,基於天生的底子,宋清麗工作之餘先是開了一個服裝店。她愛美,也懂搭配,經她上身的衣服女人們都是成套的買。在那個網絡不透明的時代,一百塊進得的衣服,她敢賣五百塊,饒是這樣,也有源源不斷擋不住的好生意。
90後的青春記憶裏,少不了班尼路、佐丹奴、真維斯、唐獅、美特斯邦威……阮雪對這些品牌的記憶是在小學階段。
宋清麗從一個人的小服裝店到開分店,再到後來徹底辭去工作,去檔口幹了三年批發,之後,也不知是哪根筋讓她覺悟到品牌意識,她將這些年賺的所有錢孤注一擲到“茵加”這個品牌上。
她嚐到了時代的紅利,當時媒體還把“茵加”描繪為“中國大陸最有設計感的少淑休閑服飾品牌”,所謂設計,不過是韓國、日本、歐洲…各種抄襲和改版。不過這不重要,公司的日益擴張才是重點,最多的時候,宋清麗一口氣在全國幾十個城市開設了180多家門店,記不清是幾幾年了,“茵加”銷售額達到了35億元。
在公司最巔峰的時刻,宋清芳和阮書俊徹底決裂了。原因無非是宋清麗忙碌事業照顧不到家庭,她時常各地飛,倆人見麵的時間屈指可數。對於阮雪的陪伴基本都靠姥姥姥爺代勞。宋清麗的成功也愈發襯托得阮書俊無能,他喜歡藝術,對於宋清芳滿身銅臭的嘴臉嗤之以鼻。
小學三年級的阮雪已經知道什麼是離婚,但她不理解的是,洗漱台的牙杯裏還會有父親的牙刷,鏡櫃裏還會還會有父親的刮胡刀,陽台上保姆晾曬的衣服也有父親的衣褲。
周六日,父親過來,一家三口吃吃喝喝喝去外麵逛逛,做的事情和平常家庭沒任何不同。晚上,父親還會和母親住在同一屋,半夜起床上廁所,阮雪能聽到屋內隱約的呻吟。
這種狀況持續到阮雪上初中,阮書俊開了幾場個人畫展,無人問津的畫作慢慢開始有了大銷路。姥姥說都是母親宋清麗一手操辦的,畫家需要包裝,沒有懂行的經紀人給炒作,他再怎麼撲騰還是一窮畫家。阮書俊新結識的畫家經紀人是個日本女人,他認為父親的作品很有潛質,提議父親到日本發展。
對於父親去日本的事情,宋清麗和他大吵了一架,宋清麗指著他的鼻子罵:“這麼多年賴在我這兒的目的達到了,翅膀硬了就把我一腳瞪開對吧?阮書俊,你知道你什麼時候最像一個藝術家,就是你他媽的淨身出戶也要離婚的時候,怎麼?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當我什麼都不知道是吧?你那點懷才不遇離了錢就剩一身窮酸,沒小姑娘往上貼了是吧,又舔著臉跟我說什麼‘都是為了孩子,離婚不離家’,我說咱複婚,簽個婚前協議,你他媽就聳了,怎麼滴,我為了全家打拚,你他媽就想著撈夠了隨時跑路,什麼叫又當又立,你比□□還□□……。”
阮書俊“哐啷”一聲摔門而去,驚得阮雪一哆嗦。此後,阮書俊再沒回過中國。
也是彼時,“茵加”開始走下撥路,這倒賴不得阮書俊,任何生意都是有紅利周期的。優衣庫、zara、hm、gap……洋品牌快時尚迅速搶占了市場份額,“虧損關店”並不隻有“茵加”。
宋清麗最終割舍了“茵加”,手裏的資金迅速鋪到房地產上。回看起來,這算是“茵加”之後最明智的投資了。阮雪當時還不到18歲,寧海那套是用姥姥名字全款買的,杭城這套300平也是全款,是宋清麗買給父母的,沒想到成了自己最終的落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