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道以來,不知以指間的奇兵格殺了多少成名英雄,從未失手;此番所遇,可說是前所未曾有,不禁堅起大姆指,脫口讚道:“好樣!據聞閣下是當年李家軍老五營的猛將,看來傳聞不假。”
不再假扮路匪之後,他連口氣都變的 冷嚴肅起來,說話間左掌不住的空舞,輕銳勁急的唰唰異音此起彼落,伴隨著一團伸張馳的烏影,每一下都能截下片塊桌板,一截木凳,連瓦製的茶壺杯盅都應聲兩分,鋒銳近乎鬼神。
趙大勇不敢托大,打點精神聽聲辨位,幸虧他眼力、耳力遠遠勝過常人,不費什麼力氣便能捕捉到烏影的動態,避過殺機。
這“甩手刃”難在製程,當然操控也是不易。趙大勇一邊格開烏影,一邊說:
“隻是如你這般使,便以烏金玄鐵打造,早晚也給弄斷。”
另一頭薛太歲聽的哈哈大笑,那禿頭漢益發惱火,恨道:“今日若教你生出此地,我鉤蛇袁廣全從此江湖上除名!”
左手一收,烏影“啪”!在掌中化成一枚沉黝的圓餅鋼陀。
此物名為“甩手刃”,本體是一根極細的精鋼絲鋸,須摻以烏金或玄鐵一類的異質材料,以特殊的鍛造之法才能鑄成,非是常見之物。
鍛好的絲鋸連著玄鐵打造的圓陀,另一頭則接以玄鐵指環,可說通體皆是名貴稀有的材料。圓陀的剖麵呈“工”字形,絲據纏繞於軸心處,使用時以圓陀的重量離心甩出,斷物後還能借由旋轉之力收回,十分刁鑽難防。
趙大勇曾為李家軍兵器營繪製的兵刃圖樣中,就有這一門甩手刃,當時副都督魏冉還詳細解說了製程用法,不意今日卻救了趙大勇的性命。
否則以鉤蛇袁廣全在江湖買命榜中能占一度之地,全靠左掌衫藏的這枚甩手刃,王多成名好手一回頭便死於回旋絲鋸之下,趙大勇初出茅廬,江湖閱曆有限,一旦遭遇斷難幸免。
薛太歲以一敵四遊刃有餘,連一身金剛拳力都沒用,一雙肉掌打的 四人東倒西歪,心思都在趙大勇這邊,心中暗忖:鉤蛇袁廣全?江薛殺手中,似有這一號人物。
難道青陽教以為這種貨色,能取本大爺的性命?隱約覺的 不對,百忙中拾起地上的鋼刀,唰唰幾刀殺退四人,將刀擲給趙大勇:“大勇,別玩了,太陽快下山啦!”
袁廣全又怒又喜,心中冷笑:蠢!待你接刀,瞧灑家卸下你的一條臂膀!
甩手刃依恃圓陀重量去返,在可預計的軌跡之上有著無與倫比的殺傷力,他雖不知趙大勇為何能看破陀刃的去返,但鋼刀從天而降,接刀的方位卻是無可改變的,隻消算準時機出手,趙大勇形同自已把手臂送到絲鋸上頭。
袁廣全本欲以刀纏住趙大勇,伺機打出甩手刃,誰知趙大勇自已粘了上來,李家軍鋼刀無的 潑水難進,單打袁廣全似不過癮,更回頭與虯須大漢過招!
【故事不錯 敬謝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