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30章 第30章(1 / 3)

第二日,敖清一出府門,便看見了一輛馬車停在了自家府門口。

她愣了一瞬,便用詢問的目光看向元辭。

元辭道:“車上坐著的是我同窗,也曾幫忙編撰書案,口齒伶俐,是個活潑熱情的性子。”

這時,馬車簾子被人掀開,從中探出一張略顯稚嫩的麵容,臉上笑容燦爛,說話果然如元辭講的那般,又快又爽利。

“百聞不如一見,您就是殿下嫂嫂吧?之前一直想要拜訪,可是您少在府上,沒遇見過。”

敖清臉上表情有些僵硬,頓了頓,對他道:“你喊我殿下,可以,喊我嫂嫂,也可以,不過殿下嫂嫂就算了,怪別扭的。”

江銘鏡哈哈大笑:“是我疏忽了,嫂嫂莫怪。”

敖清頭一次覺得自己生出些無從下手的感覺,連忙擺手道:“不必不必,銘鏡小兄弟口齒伶俐,我也好生佩服。”

畢竟說話能說過她的,也不多常見。

元辭在旁笑著看倆人你來我往,伸手攔了一下,“再不走都該午時了。”

兩人當即住口,各自上了馬車,敖清上去之後還有些怔愣,複雜地看著元辭道:“我本以為謝先生的學生,都該像你這副模樣,溫潤知禮,律己正身。”

元辭在心底琢磨了一遍她此話究竟是貶是誇,然後道:“先生很喜歡他坦誠率然。”

敖清點頭讚同:“這倒是,不過著實有些跳脫。”

元辭但笑不語,又等了半個多時辰,馬車出了城門。

往城外遠去七八裏,便能看見零星散落的村莊小舍。開春還沒有多久,但是農田間已經出現了不少農人站在田野中除草育苗了。

敖清下馬車後抬眼朝田間看了一眼,對元辭和江銘鏡道:“走罷。”

三人的衣著在此處實在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一個大漢坐在自家石墩上,滿頭的汗水如同落雨,他迷蒙著眼睛看向遠方微微泛青的田野,臉上的表情說不上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大抵春耕秋收早已經刻進了骨血。

他抬手粗獷豪邁地擦了擦被汗水蒙住的眼睛,將擱在肩上的汗巾發在剛打出來的井水中浸泡,沒一會兒,一個七八歲模樣的小男孩從院子裏跑了出來,端著一碗不明的東西遞給大漢。

元辭耳力好,他站在原地屏息聽了一會兒,對二人道:“是綠豆湯。”

大漢接過瓷碗,對著碗沿咕嚕咕嚕幾口把綠豆湯喝了下去,又和小男孩講了幾句話,拿起了放在一邊的鏟子,朝這邊走來。

江銘鏡道:“我去試試。”

敖清和元辭都沒有說話,目送江銘鏡走到那個大漢身邊。

江銘鏡道:“留步,這位大哥,我有……”

沒有說完,就被大漢不耐煩地打斷道:“這位京中來的貴公子,我還要去西嶺看看秧苗,沒時間陪你消遣。”

江銘鏡一怔,看著大漢從自己身邊走過去,然後反應了一下,又急急跟在大漢身後:“這位大哥,我保證,用不了您多少時間的!真的,就兩句話。”

那大漢身材魁梧,看著不緊不慢的,實則步子很快,江銘鏡幾乎是小跑著跟上。

敖清和元辭對視一眼,跟了上去。

因為隔著一段距離,兩人並沒能聽到江銘鏡是怎麼說的,隻看見那大漢滿臉的不耐煩,最後停下腳步怒聲道:“這位公子,你就別耽誤時間了。去書院?有那個功夫,他還不如多種兩畝地。”

說完,不再理會江銘鏡,徑直走開了。

江銘鏡不信這個邪,又攔住一位農夫,將書院之事一一道明,可那人話還沒有聽完,就又離開了。

如此幾次,結果都是一樣,比起書院,顯然是地裏正在長的秧苗更讓他們關心。

敖清和元辭走過去的時候,江銘鏡還有些訕訕,他歉意地看了兩人一眼:“結果你們看見了,他們想都沒有想,任我誇得天花亂墜,也絲毫不為之所動。”

敖清臉色沉重了些,不過很快又調整了表情:“民風尚未開化,不是什麼難事……剛好現在書院座位也不太夠,這邊……”

元辭接道:“有空會讓幾位夫子過來宣講宣講,他們會明白殿下苦心的。”

“但願吧,”敖清手在袖下握成了拳,留了些許的指甲戳進掌心有些生疼,她緩了緩,道,“須要找一些寒門子弟,多說說,總能讓他們懂。”

江銘鏡來的時候信心滿滿,現在也有些發蔫,此刻聽到敖清的話,立刻主動請纓道:“嫂嫂不如把這件事交給我,我一定會辦好的。”

敖清看了他一眼,有些猶疑,元辭在旁道:“相信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