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自我安慰一番以後,陶夭夭竟覺得腳下生風,步子格外輕快了一些。
隻是,這王府也著實忒大了一些。
七拐八拐,繞了好幾個廊道,問了兩個小廝,又走了好幾條小徑,方找到王府的膳房。
膳房內空寂無人,桌上亦空無一物,陶夭夭徑直走到灶前,揭開鍋一看,還好,鍋裏還剩有一些白米飯。
陶夭夭又朝分放食材的壁櫃看去,除了一塊五花肉和兩塊豆腐,便再難找出其他的食材了。
好在,陶夭夭前世雖不是下廚高手,但因為時常一個人生活,倒也會做一些家常炒菜。
嗯,一塊五花肉,那就做一道回鍋肉吧。
陶夭夭暗自琢磨著,腦海裏浮現出回鍋肉出鍋時的誘人模樣,禁不住伸舌舔唇,喉頭一骨碌,咽了一把口水。
她開始四處找尋相關的配菜,嗯,青椒、蒜苗、薑、蒜……
好在,這個曆史上並不曾有過的大厲國,竟然什麼都有。
可是,鍋呢?
灶上除了有各種青銅做成的燉鍋、蒸鍋,甚至是砂鍋,卻未曾看見現代最常見的鐵鍋。
叮叮咚咚一陣亂找,確實是沒有。
陶夭夭一臉喪氣地坐到了灶台一旁的長椅上。
正喪氣間,卻見一老人提著一口鍋走了進來。
陶夭夭此時滿腦子都是鍋,見著老人手裏也有一口鍋,匆忙定晴一看,瞬間驚喜萬分,老人手裏提著的,不正是一口鐵鍋嗎?
隻是這鐵鍋,稍微圓胖了一些,鍋口開得也不太大,鍋壁還有些厚,實在不是一口理想的鍋,可既然有這個事物存在,以後也不難將它好好改造。
還有,這老人,瞧著也不那麼麵善,正尋思著要如何開口,老人身後又陸續跟進來三個人。
這幾個人雖高矮不同、胖瘦不一,但手裏都拿著幾件可以用來炒菜的食材,有提著一條魚的、有抓著一隻鴿子的,甚至還有抱著一個豬頭的。
陶夭夭訝了訝,尋思著這些人該是膳房裏的廚子。正猶豫著不知如何開口,肚子又咕嚕響了起來。
不管了,她陶夭夭好歹也是這個王府的王妃,用一口鍋炒個菜自我解決一下溫飽問題,應該不是什麼天理難容的大事吧,遂彎眉一笑,開口道:“老人家,麻煩借您手裏的鍋一用?”
老人長眉長須,語氣不甚友善,“你要這沒甚用的鐵鍋做什麼?”
“沒甚用?”陶夭夭訝了一訝,腦中卻快速地過了一遍自己肚子裏有限的曆史知識。
古時在宋代以前,因為鐵產量太少,主要用來製造兵器和農具,所以幾乎沒有鐵鍋,皇家多用青銅鍋,而老百姓基本上用的是砂鍋甚至是瓦罐來煮飯做菜。直至宋代煉鐵技術進步以後,鐵鍋方才在老百姓中間流行起來,在鐵鍋沒有的時間裏,做菜以燉、蒸、煮、水煎為主,再配以各種醬菜,醃菜,也算美味。
難不成,鐵鍋在這個大厲國還沒有流行?
可是,不應該呀,方才尋找食材的時候都看見有青椒了,按理說青椒是明末才從國外傳進來的,那鐵鍋也早就應該有了啊?
陶夭夭想了又想,著實想不明白,也隻好將這因果歸咎於穿越這種更讓人想不明白的因素上了。
她穩了穩心神,向那老人解釋道:“這鐵鍋,可是炒菜的上好物件,能做出許多美味可口的飯菜呢?”
一提到美食,老人渾濁的眼睛亮了亮。
他提著鐵鍋走到陶夭夭眼前,道:“這鐵鍋的確能做菜,隻是以前缺少炒菜的油,鐵鍋又極少見,會用這鐵鍋炒菜的人可不多。”頓了頓,麵容一收,又道:“我看你一個小姑娘家,年紀輕輕的,可莫要誆人。”
老人身後的那些人也跟著附和:“是了,莫要騙人。”
陶夭夭訕訕笑了笑,“那我用它做一道菜給你們瞧瞧?”
未等眾人回答,隻見一細胳膊細腿、長滿青春痘的少年火急火燎地跑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