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一萬塊錢啊!
在九零年代,要是村裏哪個人家的存款超過一萬塊,那可就是富的流油的萬元戶,那可是全村老少爺們的偶像!
成為“萬元戶”可絕非容易的一件事情。
要是單純指靠著種地養豬,就成為人人羨慕的萬元戶,這絕對是白日做夢。
別的不說,劉猛在鴨嘴村生活了那麼多年,就算是以勤快美名遠揚的劉清泉,家裏的存款都沒有超過一萬塊。
剛剛來縣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一賣一買,腰包裏就進賬了一萬塊!
劉猛都覺得,這事像是在做夢。
他有點不敢相信,偷偷掐了把大腿,生疼,再瞪大眼睛看看手裏的一萬塊鈔票,來回數了不下十遍,他的眼睛,終於讓他自己的大腦相信了這件事情。
沒錯,他劉猛一下子成了萬元戶了!
劉猛畢竟是劉猛,他很快冷靜下來。
他是個知恩圖報的,之所以能順利走出農村,同王奎兄妹兩個,有著莫大的關係。
所以,他回到蓮花縣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了銀行裏。
他把這錢,分成了三份。
他留下五千塊錢,當做資金周轉,彙給大林村王奎兩千塊,並留出來三千塊。
這三千塊,他打算著,等親手交給王甜。
這也許是冥冥中的緣分,他回到縣城的第二天,王甜就按照呂小平交給她的地址,找過來了。
前幾天,當王奎告訴她,說收到了一張兩千塊錢的彙款單的時候,王甜就猜測,這錢定是劉猛彙過來的了。
王奎親戚不多,老丈人一家都是隻吃不拉的貔貅,一門心思指望著楊麗華往娘家送,才不會無緣無故給他們錢呢。
可劉猛,剛剛進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他做什麼生意,能賺到這麼多錢?
這事,一直是王甜心裏的疙瘩,也是她這次進城的原因。
她得找劉猛問個明白,違法犯法的事情,就算是日賺鬥金,也堅決不能幹。
劉猛不在,在簡陋如同草棚一般的民房裏,有一個戴著黑框眼鏡的男人,正趴在桌子上扒拉著賬目。
王甜敲門之後,禮貌詢問。
“你好,我找一下劉猛。”
那人正是楊小坤。
自從劉猛販賣高粱米取得第一桶金之後,兩個人有了更為明確的分工。
楊小坤現在主要從事收購,劉猛負責跑業務,拓寬市場。
劉猛說,他們的貨物,將不再局限於高粱米等農作物,要想辦法把能夠低價收購來的東西,高價售賣到外地去!
初戰告捷,兩個年輕人意氣風發。
楊小坤忙的焦頭爛額,冷不防被人打擾,顯得有些不耐煩。
“劉猛不在!”
“那,那怎麼才能聯係到他?”
王甜不死心,那兩千塊的事情,是她心裏的一塊疙瘩,弄不清楚,她寢食難安。
“你是······”
楊小坤抬起頭來,疑惑的詢問。
“你好,我是劉猛嫂子,我叫王甜!”
“王甜?你就是王甜,哎呀呀,久聞大名,如雷貫耳啊,劉猛經常提到您的名字,劉猛說過,要不是嫂子您一直幫著他,他劉猛這輩子,算是完犢子了!”
楊小坤急忙把麵前的賬本拿起來,又是給王甜倒水又是給她拿水果。
王甜禮貌回應,說了聲謝謝。
“您好,劉猛到哪裏去了呢,我找他有點事······”
“哎呀,嫂子,您來的還真是不巧,這不劉猛前腳剛走!劉猛到省城去了,這小子,看不出來,還是頭猛虎!剛來的時候,呆頭呆腦的,跟個青瓜蛋子似的,一出手,就是個王炸!劉猛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這不,到臨縣跑了一趟,我們的就做成了第一單生意!”
提到劉猛,楊小坤忍不住眉飛色舞,連吹帶捧的同王甜吹噓起來。
“嫂子,您等著,我這就給劉猛打個傳呼?”
“傳呼?”
王甜一聽,愣怔了一下。
在九十年代初期,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人們之間的通訊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來的時候,距離比較遠的地區,人們之間信息的交流,隻能依靠寫信和拍電報。
從發信到收到信回信,這一來一回,最少需要三四天時間,如果兩地是跨省跨市,信息的傳遞,則需要十天八個月的時間。
時間跨度如此之長,這要是有個什麼緊急事情,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在這個年代,因為信息的不及時傳達,產生了太多的誤會和情感上的糾葛。
拍電報倒是能夠快一些,可拍電報那真是燒錢的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