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誌異奇聞(1 / 2)

但是其中有一段劇情讓易安生百思不得其解。

吳三在二十歲時離家尋仙時,剛出楊林縣就遇到一件十分美豔卻恐怖的事情。

“楊林縣接壤吳家村有一介書生,書生姓吳,名桑,年少時就成為了孤兒,一個人獨自住在一個名叫蓮花寺的地方。吳桑生性文靜,不喜喧囂。除了每天去鄰居老友家吃兩頓飯外,其餘的時間都窩在家裏。”

“有一天鄰居就開玩笑說一個人住在屋子裏,不怕遇到妖怪,食之心肝?吳桑指著牆上的寶劍說,來男的殺了他,來女的還收留他。”

“鄰居夥同朋友,當天晚上就翻牆將一名青樓女子送到他的院子裏,準備嚇他。那青樓女子敲了敲門,見到吳桑開口問道她是鬼能不能借住一晚。”

“吳當即十分恐怖,牙齒咯噔、咯噔直響,連忙關門謝客,那名青樓女子見狀隻能作罷,第二天告知吳桑的鄰居,吳桑得知此事是假,被嘲笑半月有餘。”

“又過了半個多月,某天夜裏,又有一個女子叩門,吳桑以為還是朋友和他開玩笑,便邀請他進去,借著燭光看去原來是一個傾國傾城的美人。”

“吳桑見狀便問道從哪裏來的,女子解釋到自己一名青樓女子。但因為蓮花寺周圍一帶妓院很多,深信不疑。隨後倆人滅燭登床,與之歡好,每隔幾天就來一次。”

“本以為是個美豔的邂逅,誰知三月過後,不知為何每日腹脹難耐,心如火燒,詢問房中閨人之後,隻是以水送之,暫且擱置。”

“誰知,一日吳桑肚子再次疼痛難捱,恰逢青樓女子不在,隻能忍著劇痛求救鄰居,誰知推開老友房門,早已暴斃三月有餘,全身上下布滿坑洞,隻留有一副皮囊隨風舞動。”

“恐大驚,連忙前往叔父家求救,誰知窺得家中房中青樓女子化作一個怪物,連吞叔父家數十口之多,恰巧此時肚中再次疼痛難忍,再看肚子脹大如產婦九月之大,隻聽彭的一身,原地留有一張皮囊。”

易安生看著吳三的所見所聞,隻能說色字頭上一把刀,不僅葬身於妖婦之中,還牽連親朋好友。

但是接下來吳三自身的經曆更是讓易安生震撼不已。

“吳三此時已經三十歲,在尋仙的道路上摸爬滾打十年,不僅連仙門的影子都沒摸著,整個人倒是滄桑了不少。”

“先是遇到妖物化作人身的黑店,差點在睡夢中被當做牛羊宰殺,磕磕絆絆跑到一處村莊,又遇一修煉了邪術的老者,采血修煉,每日以精參吊命,折磨了整整三年時間。”

“就在氣若遊絲之際,又被老者喂下藥粉,化作老牛賣於農家之中,鞭策耕田險些喪命,又是一年。”

“麻木的四年時間,吳三想過自殺,但是自身卻十分惜命,又挨了半年鞭打之後,野山遇一僧人解救,被帶回寺廟修行,勤能補拙之下竟然得一絲所修,瘦弱之身逐漸充盈。”

“一日後夜,居然窺得一僧彌,雙眼突生紅光,化為一三腳怪物,接連吞噬寺中僧人數十人,吳三為了活命,主動跳下後山懸崖避難,一跳之下險些喪命,掛一幹枝上求活,三日之後不見怪物徘徊,才垂死爬上懸崖奔離。”

“雖大難不死,卻斷一腳。開始在各縣顛沛流離,仰仗手中一二妙術,行騙於山野之中。心中對於修仙一道更是癡迷,每逢那縣傳來怪異之事,總會探查一二,也不糾結於真假。”

“如此這般又尋仙十餘載,吳三早已不知遭受了多少生死,受盡多少嬉笑,就連神智也忽好忽壞,終日渾渾噩噩。”

“又聽聞一奇事,某處有一名得到高僧尚存,隻身前往探尋,得見一修士,散盡家財,終於從該修士手中求得一門改命之法。”

“此法又名:金蟬蛻!”

易安生看著書冊,一時間將三十三年的求仙之路整理出來,即便如此,他麵色依舊難看。

“求仙求了三十三年,最終求到的還是一門改命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