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宰相位置,如今隻有蘇威擔任了一個納言的假宰相位置。所以如果韓成隻是加封為納言,那麼也沒有太多實際的意義,最多隻是個榮譽罷了。但是宣旨官宣示聖旨的最後一句,卻讓眾人無法平靜下來。
參掌朝政,短短的四個字,卻絕對是最具份量的。大業以來,宰相名存實亡,朝中大事除了楊廣一言而決之外,卻還是交給了幾位近臣掌握。納言蘇威、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黃門侍郎裴矩、禦史大夫裴蘊、內史侍郎虞世基五人共同參掌朝政,這五人也被人稱為五貴,實際上就是楊廣的五位宰相。
因為他們雖然職務各不同,但是每人後麵都加有一個參掌朝政的名號。有了這個名號,才是真正實至名歸的宰相。誰也沒有想到,韓成在遼東立下此番大功後,不但沒有讓皇帝猜忌,削權,反而是青雲直上,一步到了頂級。出外掛帥,入朝拜相!
震驚、妒忌、羨慕、各種各樣的神情在每位大臣的臉上顯現。沒有一人,能被這個消息擊中之後,還能安然泰若。就連剛剛在順華閣議事的幾人,也同樣是震驚不已。宇文述站在那裏,腦中轉動不停。
現在韓成越來越強,甚至已經和自己平起平坐,宇文述雖然心底有點酸酸的感覺。但是能在朝堂之中,多年榮耀而不倒,他的本事也是十分的強。如今的韓成已經不可能再屈居於他之下,如果他不能轉變觀念,那今後肯定會和韓成衝突,這是劃不來的。
他已經老了,韓成還年輕。如果他放低些姿態,將和韓成的關係定位為盟友,那麼卻是一個更好的選擇。皇帝的心思他隱隱的猜到一點,現在誰也不知道韓成會不會有二心。楊廣也不可能因猜忌,就將如今朝中唯一一位用兵如神的大將給怎麼了
雖然遼東已經平定,但是天下依然還在大亂。如今先給韓成厚重的封賞,讓他先安心在遼東駐守。等到明年春暖之後,朝中調兵入遼,到時就可以將韓成調回朝。升了相,也是為今後調其回朝做準備。
到時不管是讓韓成真的入朝為相,還是讓他繼續帶兵去平定中原各地盜匪,這對楊廣來說都是極為合適的。至於現在,韓成遠在遼東,就算加了參掌朝政的權利,卻也根本無法參預朝政。一個宰相的名頭,換來一位大將的安心,在他看來,這絕對是合適的。
而且皇帝對於韓成也不是沒有掣肘之策,分散遼東兵馬,調派文官入遼,勢力快速澎脹起來的韓成也掀不起風浪來。
對於這個消息最震驚和不安的是裴閥,裴蘊裴矩二人雖然同是參掌朝政,但二人的官職一直不高,屬於天子近臣,卻又非朝中重臣。裴蘊是禦史台的長官,禦史大夫,正三品。而裴世矩如今更是韓成的直接下屬,他是門下省次官黃門侍郎正四品,韓成卻是門下省主官納言。
自韓成憑空出現以來,裴閥就沒有停止過壓製打擊,可是現在韓成卻一步三跳,徹底的到了他們的頭上了。不論是品級職務還是爵位,韓成都比他們高。特別是裴矩,對於韓成現在真是又恨又妒。
納言這個職位是他夢寐以求的,他一直就希望有一天能再升一步,成為門下省的納言。如此一來,他就能名正言順的成為宰相了,宰相,是所有朝中官員們的追求。可是這麼多年了,他雖然有參掌朝政的權利,但是皇帝卻從沒有打算將納言這個職位給他。
可是現在,那個曾經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侍衛的韓成,卻輕而易舉的將這個一直被當成了自己相位,給收進了口袋。
大殿之中眾臣的反應都被楊廣一一看在眼中,楊廣淡淡的道,“朕從不吝惜賞賜,但前提是,你們能為朕的大業添功建業。韓成滅一國,朕給他掛帥拜相。如果他將來能立下更大的功績,能讓我大隋的威德鹹加於四海,那麼朕,即便是給他封王又如何?”
底下的大臣們都有些麻木了,封王?韓成姓的可是韓而不是楊,如果封王,哪怕是一個郡王,那也是異性為王啊。大隋開朝以來,哪怕是位高權重,最大的權臣楊素也不過是從越國公升級成了楚國公。其它的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從不曾有過這樣的異性為王的先例。
楊廣吝惜官位,這是朝中不爭的事實。可是如今卻突然說出,不吝惜封王的話,眾人無不震驚,羨慕。唯有虞世基幾人卻輕輕的笑了,楊廣對官職的吝惜到了一個十分變態的程度。但凡有個空缺,必定就從此空著。今日能給韓成這麼厚的賞賜就已經是破天荒了,居然還許諾封王,要是相信皇帝的話,那真是見鬼了。以幾人對皇帝的了解,皇帝如今對楊廣的封賞越重,許諾越高,那就越表示,楊廣對韓成已經越發的忌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