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第二百六十二章:兵部之官(2 / 2)

崇禎記得自己當時看到這條記載之時,隻是覺得這兩個被玩死的明朝官兒實在是太可憐。而大明朝能發生這樣的事,亡了也不冤。可是現在,崇禎竟然發現兵部這些人竟然對自己勇衛營的也起了壞心思,此刻他的心中的感覺可就不單單是可憐和不冤了。

既怒且驚的崇禎幾乎是咬著牙,低低的聲音罵了一句:“我靠!”

站在他身邊的徐應元,聽到崇禎的罵聲,不由得暗暗的一縮脖子。雖然徐應元一直都不明白這兩個字到底是怎麼解釋,但是久在崇禎身邊的他可是知道,隻要萬歲爺說出這兩個,那就是真的怒了。

“徐應元。”崇禎沉聲叫道。

“啊。老奴在。”徐應元連忙躬身應道。

“你去,叫派人詔兵部尚書王洽進宮見駕。”崇禎一字一句的說著。

“是。”徐應元應了一聲,轉身便要退出去,就在這時,就聽崇禎又說了一句:“讓曹化淳也立刻進宮。還有把王體乾也叫進來”

“啊,是。”

。。。。。。

兵部尚書王洽,字和仲,臨邑人。萬曆三十二年進士,曾數任知縣,後進京任吏部稽勳主事,吏部考功文選郎中等職。天啟年間,遷太常少卿。天啟三年以右僉都禦史巡撫浙江,而後受閹黨彈劾去職閑住。

崇禎繼位之後,原本的兵部尚書崔成秀丟了性命,兵部尚書的位置便空了出來。隨著魏忠賢一黨的倒台,眾多回朝的原東林一係的大臣便共同推舉王洽接任本兵。說起來,崇禎對這個王洽無論是今生還是後世都沒有一點印象,知道這個人在曆史上可能並不出彩,本有心不用。可是,一時半會崇禎已找不到合適之人。他後是記憶中的那幾個人都有種種原因此時難以擔任這個兵部尚書,比如最合適的人選--孫承宗要坐鎮遼東穩定局勢,而其他的幾個人像盧象生,洪承疇,孫傳庭等人現在不是官職不夠就是資曆不足。

在這種情況之下,崇禎無奈隻得任命王洽接替兵部尚書的職位。王洽在擔任兵部尚書之後,也曾上過幾道折本提了不少的建議。比如,嚴債帥,修武備,核實兵,衡將材,核欺蔽,懲朘削,勤訓練,厘積蠹,舉異才,弭盜賊,還有就是強調軍隊開荒屯田等等。那些建議在崇禎看來,大多都是老生常談,不能說沒用,可是在當前情況下卻用處不大。不過好在,這個人的官聲還不錯,加之崇禎手中確實沒有合適的人選,所以一直都沒有替換他。

此刻,這名並不被崇禎所看重的兵部尚書王洽,望著乾清宮那巍峨的殿宇不禁長長的出了一口氣,而後正官撣袍躬身走進大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