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馬縣熱鬧,年裏尤甚,街上男女老少來往,孩童嬉鬧,擺攤小販吆喝,小店裏熱騰騰的食物香氣飄散。
充斥著百態民生的溫暖滋味。
明湘湘出門還是將那又長又舊得厚棉衣裹在外麵。
這樣穿顯得厚重臃腫,她還買了一頂這裏人冬天慣常會戴的大氈帽,臉上紗巾不摘,再扣上大帽,整個臉就藏了起來。
她要賃房子,總歸得自己出來看。
之前問過客棧後廚燒水的小丫頭哪塊有民房租賃。出來心裏大致有了個方向。
路過包子鋪,明湘湘買了兩個芝麻糖包,街裏跟大娘搭了幾句話,確認客棧小丫頭沒騙她。
也巧,包子鋪旁邊是賣豆花的,一聽明湘湘說賃房,忙道:“往前走兩腳拐個彎,我一個表姐家就有空屋子,要不我領你去看看?沒幾腳路。”
有些人天性坊熱心腸,縣城中心說大不大,多有沾親帶故的,再者出來做小買賣的知道的也多,到比自己胡亂去看好。
“好,多謝嬸娘。”
大氈帽遮住大半張臉,隻留著一雙水靈透徹的大眼在外頭,顯得文靜又聽話。
這樣的租客省心。
街邊小攤小販多,清晨買熱食的都要叫喚兩聲,雜貨郎挑著擔子搖著鈴鐺走街串巷。
明湘湘跟著人走了小半條街,從主道上拐個彎,就到了地方。
豆花大嬸敲門,帶明湘湘去見人。
屋主是個寡婦,她家自己住的是一個大院子,旁邊另有座小一些的,準備賃出去貼補家用。
兩人相互問了些基本信息,這婦人帶明湘湘去隔壁院子細看。
位置不錯,采光也好,差強人意。明湘湘沒太挑剔,點頭同意。
兩人談了價錢,對方問明湘湘是不是一個人住?
明湘湘給自己留了著餘地:“還有個弟弟,得空會過來。”也是在暗示自己並非孤身一人。
屋主點點頭,隨後寫了租約,兩人各自簽字畫押。
明湘湘身上沒有現錢,依舊是拿首飾抵扣。
好在這行為在這裏並不奇怪,別說用首飾付錢,坊間裏百姓之間以物易物也不稀奇。
一般先是驗下銀首飾的真假,是真的,就稱重抵算,如果多了,房主就會補相應銅板給房客。
這一套下來,花了些時間,總算順利。
屋住見明湘湘沒帶什麼東西,問她如果想買什麼,可以讓自家兩個姑娘幫忙去。
說完叫來女兒門,讓他們提水去把屋子擦洗一遍,半個月沒打掃,桌椅板凳上不免積了灰。
這民房方便,桌床櫃子都一應俱全,東西雖舊,也能將就著用。
明湘湘當初出來得匆忙,一個包裹沒帶,隻幾件首飾,賃了房子後就快花完了。
生活需要錢,該從哪裏弄錢,一時半會兒的,明湘湘心裏沒主意。
她的腿這樣不方便,別說掙錢,先自己都不容易。
家務活總要人做?
明湘湘不期然想起李庭舟來。
聽人說往西北邊走貨這大概是年底的最後一批,那些商人經過雙馬縣的時候會停個一天半天,休息整頓,小商販會趁機就地鋪展拿出貨物在路邊賣。
明湘湘便存了個心眼。
正好這日就來了一列商隊,規模還不小,是集在一起趕路的好幾撥商販。
主街道立馬喧囂了起來。
大姑娘小媳婦都挎著籃子出門,想買些心儀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