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26章 第26章(1 / 2)

2011年的新年來的不早不晚,2月2日,除夕夜。

譚柘家的新年一直不算熱鬧,隻有祖孫二人。好在隔壁家的趙嬸為人熱情,每年都拉著她倆一道兒過,說過年就圖一個熱鬧,開開心心就好,鄰裏情不比血親情遜色。

趙嬸家是典型的三口之家,夫妻倆有一個女兒,名叫沈沛,比譚柘小三歲,還有點叛逆勁兒未消,但很黏她,總是追在後麵“小譚姐姐,小譚姐姐”親熱的叫。

大人們圍在廚房裏備菜,兩個姑娘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電視上不停播放著春晚前的采訪,各路明星穿得紅火,接連著出現,給觀眾拜年。譚柘看著電視屏幕裏紅紅火火的演播廳,上一回親自去參觀時,分明平白無奇。如今四周的屏幕裏做上動畫,在鏡頭裏放出來,恍然彰顯出富麗堂皇。

窗外綻放出幾絲光亮,映射進姑娘們的餘光,沈沛激動地站起身來,手朝窗外一指,道:“小譚姐姐,快看,有人放煙花!”

她們拉開陽台的玻璃移門,倚靠在欄杆上饒有興味地觀賞漫天而布的璀璨,頗有幾分“火樹銀花不夜天”的意味。她看著橙黃色的火焰驟然綻放成一片綠色,未待緩緩落盡,又一簇飛升而上,一簇接一簇,彰示著這座城市無盡的愉悅與歡樂。

忽而,她的手機持續一陣震動。

本來今夜祝福的短信頻頻擠爆收件箱,對於短暫的一聲震動,她已經疲於去理會。這一回,卻有些不同。

陌生的北京號碼,下意識接起。

“譚柘。”熟悉的聲音,帶著幾分中年男子的沉穩,她恍然大悟。

“閆老師?”

對方溫和的笑了幾聲,道:“譚柘,新年快樂。這個時間給你打電話,或許有些打擾。”

她習慣性的搖了搖頭,哪怕對方根本無法看見任何的肢體動作,道:“沒關係的,我現在空著。”想了想,又補了一句:“也祝您新年快樂,福兔賀春。”

對方的笑聲更添幾分爽朗,道:“好的,你的祝福我一並收下了。我這邊的祝福,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聽一聽。”

譚柘輕輕回了句:“您說。”

“譚柘,今年我打算啟動一個研究項目,關於政府新聞與傳播,抑或是形象塑造。做這個項目,不僅需要你實地采訪,更需要對以往文獻進行深度的閱讀,甚至會要求你提前返校,總之,是一場辛苦的鑽研,你是否有興趣加入?”

不論閆瑞明將這一科研項目說得多麼枯燥乏味,都無法磨滅導師科研項目的黃金地位,更讓她不可思議的,倒是閆瑞明會找上她這件事。這樣一個項目,落在誰的簡曆上,都無疑是錦上添花。

她有些激動地說:“老師,我願意的。”

閆瑞明道:“跟我設想的一樣,答應得非常爽快。不過譚柘,我還是要你明白一點,跟我做科研,不是件輕鬆的差事。”

譚柘故作輕鬆道:“如果老師不信任我,想來也不會打這一通電話了。我深知自己能力不足,日後還請您不吝指教。”

兩人在煙花下,達成了關於新年的計劃。

掛斷電話後,譚柘鬆了一口氣。比起辛苦,她其實更擔心看不到希望的前方。

外頭很冷,沈沛早就進屋去了,她難掩此刻激動的心情,依舊靠在原處,任風吹涼她發燙的臉頰。

“柘柘,進來吃飯了。”屋裏頭的人叫喚道。

她回了聲“誒”,轉身進了屋子。

豐盛的菜色鋪滿了整張圓桌,外婆替她剪開裝在豬肚中的糯米飯,盛在小瓷碗內,裏頭放的栗子飽滿圓潤,燉的酥軟。

她開心地笑著撒嬌道:“我最愛的,可惜每年隻有過年才能吃。”

外婆笑著,又往瓷碗裏多添了幾勺,放在她麵前,道:“多吃點。”

趙嬸端著一大鍋魚頭湯出來,嘴上熱切道:“快給我騰個地兒。”

還未等菜落桌,沛沛早調皮地在一旁偷吃,惹得趙嬸在她屁股上招呼了幾巴掌。青蔥的香菜葉嬌嫩地浮在奶白色湯汁上。屋裏充斥著熱騰騰的溫暖白霧,她有一瞬間期望,這一刻能永遠留存。

又是一陣漫長而綿延的震動,又一個陌生的北京號碼。譚柘從口袋裏掏出手機,下意識躲到了陽台上。

手機裏傳來一陣涼薄不羈的嗓音:“譚柘。”她第一次聽見這個聲音叫出自己的名字。

她問道:“你怎麼知道我的號碼?”

那語氣一如既往的輕佻,反問道:“這很難嗎?”

那邊的聲音很嘈雜,不難想象出身邊的熱烈歡騰,一下襯得譚柘身邊冷寂。

他問道:“吃飯了嗎?”

譚柘轉身回看了一眼,道:“正在。有什麼事嗎,我得趕緊進去了。”

他一本正經道:“沒發現走前落東西了?”

譚柘仔細回想,那箱子當晚就被她整理了出來,過了這麼些日子,也沒覺出什麼不妥,懷疑道:“你誆我呢?”

“大過年的,我哪兒敢誆你呢。酒店的服務生說,一件白毛衣忘在了被單上。”